藏歷新年簡介,藏歷年簡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節

藏歷新年簡介,藏歷年簡介

藏歷新年簡介,藏歷年簡介

藏歷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受藏文化影響較深的不丹和蒙古也過藏歷新年,但藏歷年的推算法與農曆春節有差異。2010年的藏歷新年是2月14日,和農曆春節是一天,2009年藏歷新年是2月25日,春節是1月26日,所以時間上較春節晚1個月。2008年、2015年藏歷新年和春節是同一天。

從有關文獻史料及國內外研究成果來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經擁有曆法。從上古藏族物候歷中觀察,吐蕃統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曆法有陰曆成分也有陽曆成分。《山南雅拉香波紡織老婦人之月算》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計時的陽曆。其中提到的句天」(7天為一周)計時段對藏族天文歷算非常重要,也是藏族曆法中最重要的數據。除陰曆之外,當時還有陽曆推算法。《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比較典型的陽曆,一年共計365天,當然它還處在自然歷階段。

2011年5月23日,藏歷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舊式過年

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麥熟為新年,這與上古時期漢族地區的過年一樣。漢字的「年」的甲骨文寫法是一個人背負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莊稼成熟,即「年成。因此,本來的過年是慶祝豐收。古時候所謂的「年成」指的就是這個。因此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直到現在,水族還保留古式過年的風俗,「年成之後開始新年。

過年到過歲

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歲一熟,所以「年」與歲在日期數量上有相同週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區和藏族都是本來含義的過年(漢藏語系有些文化基因相同),後來變成了過歲(說法還是講」過年「)。

新式過年由來

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麥熟為新年,後來,由於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唐蕃開始了較為密切的交往,隨著中原文化與高原文化的交流,許多中原文化逐漸傳入西藏,其中包括歷算。後來,藏區以麥熟為新年的習慣,改為與漢族一樣過歲(歲是論日地關係週期裡的節氣而不是「年成),直至今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