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後吃什麼比較好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秋分節氣

秋分後吃什麼比較好

秋分後吃什麼比較好

秋分過後,暑熱餘氣漸消,天氣會越來越乾燥,人們經常會感覺皮膚乾澀、鼻子乾燥、嘴唇乾裂、咽乾等情形。

秋季五行金當令,金對應五臟中的肺。所以這一時節的養生,重在益肺潤燥。

所以,平時一定要多飲水、多喝湯、粥等,去除秋燥之氣。王浩驊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喝水以「一次少量、多次緩飲」為宜。

秋分是晝夜平分的節氣,也就是平分了陰陽。養生時也要注意陰陽平衡,表現在飲食上,就是營養均衡,不可過量。

不少朋友經過了苦夏後,總覺得自己夏天攝入營養不足,需要好好補一補了。而這時節天氣不冷不熱,瓜果蔬菜紛紛上市,更是讓人胃口大開,一吃就不可收拾,體重增加在所難免。

秋分之食譜推薦

油醬毛蟹

油醬毛蟹[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醬油、白糖、乾麵粉、味精、黃酒、澱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將蟹清洗乾淨,斬去尖爪,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蟹肚被斬剖處摸上乾麵粉。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將蟹(摸麵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待蟹呈黃色後,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紅時,加入蔥薑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後,收濃湯汁,入味精,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海米熗竹筍

[配料]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竹筍洗淨,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段,再切成一字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後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精,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消痰,祛風托毒。

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淨搾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通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秋分之補水果子

秋季氣候乾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這個季節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於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但是,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於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飢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由於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此外,適於秋冬季吃的水果還有蘋果、桔子、香蕉、山楂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