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民俗大全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整個華夏民族最為盛大的節日,從臘月初八開始算起,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結束,足足持續了一個多月,各類習俗活動也將在這一個多月裡一一呈現。
春節習俗: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關於臘八粥的內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紅糖,瑣瑣葡萄等,以作點染。
春節習俗:祭灶神(臘月二十三)
祭灶: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稱:小年
春節習俗之祭灶——中國傳統習俗。民諺曰:」二十三,祭灶關。「舊俗農曆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祭灶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冀中地區的祭灶活動:當地人祭灶,又稱」送灶王爺上天「。一般為,臘月二十三日,晚飯後,家庭主婦先給灶王爺上香,擺供品,如花糕、糖瓜等,備紅棗及雜糧,為謁見玉帝禮品,另供草料和清水,為灶君餵馬飲馬之用。夜深人靜,把灶君像輕輕取下,和黃表紙與紙錢在大門口燒之,主婦帶全家再次禱告,」上天言好事,回宮見吉祥「。請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然後,全家分食花糕和紅棗等。
春節習俗:掃塵日(臘月二十四)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戶戶的」掃塵日「。民間信仰以為,諸神從這一日起不理人間事物,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回天述職。
民間傳說,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民間又以為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沖犯家中神明。
春節習俗:接玉皇(臘月二十五)
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接玉皇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漢族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春節習俗:割年肉(臘月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人們上街置辦著過年的貨物,干鮮果品、大魚大肉,都是人們集中採購的目標。燉鍋肉,對於舊時的窮苦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奢侈的願望,但是在過年的時候願望終於實現了。
春節習俗:洗疚疾(臘月二十七)
過年在臘月二十七這天仍舊繼續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臘月二十七洗疚疾,洗舊泥的習俗,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實就是為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其實就是為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春節習俗:蒸饅頭(臘月二十八)
臘月二十八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面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棗花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
春節習俗:上大供(臘月二十九)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
春節習俗:倒貼福字(三十)
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春節習俗:貼春聯(三十)
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春聯堪稱中華民族獨創的藝術奇葩,它以雅俗共賞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愛。有人曾這樣概括春聯:」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春節習俗:貼年畫(三十)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盛行開來。江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楊家埠,是我國三個重要的年畫產地。民國初年,上海出現了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形式,以後發展成為今天的掛歷。
春節習俗:除夕守歲踩歲(三十)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餚,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在晉代就有除夕守歲習俗,南北朝時已很普遍,進入隋唐後守歲很盛行,宋代沿襲唐風更盛。另外,漢代已有除夕夜晚飲椒柏酒(用草藥配製的藥酒)以驅邪祛病的習俗,後世改為飲屠蘇酒,王安石有詩」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我國南方仍有年節時全家老小歡聚酣飲屠蘇酒的風俗。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春節習俗:年夜飯(三十)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除夕的重要習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著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動手,在家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為了避免麻煩,就直接將年夜飯的地點放到了飯店。無論在哪裡吃,團圓的主題是不會變的。
春節習俗:壓歲錢(三十)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壓歲錢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因此,同學們不要相互攀比壓歲錢的數量,而應該注重它的情感價值。同時,要合理使用壓歲錢,把它用在學習上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大年初一: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春節習俗拜年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時要用左手包住右手,右手握拳。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親戚家、須帶禮物。進門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不好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當然,由於我國封建歷史很長,在過年的習俗上仍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殘餘存在,這需要大家注意。
一些地區晚輩則要給老輩的人磕頭致以拜年。
正月初二: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舖,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早晨吃昨晚上包好的餃子,餃子中有硬幣,吃到硬幣今年會交好運。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豬的日子,故稱」豬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豬,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豬會養得很好,養豬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正月初四
農曆正月初四,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1、由於諸神不能在人間久留,因此第二天要一大清早開始送諸神返回天界,接神和送神的期間,不能做出違格的事。不然來年,財運、事業運、感情運會有諸多不利。
2、因為財神的誕辰是初五,因此送走諸神後,還須在正月初五,另外拜財神,希望自己新的一年裡有不錯的財運。
正月初五:破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詩」魚「與」余「諧音,圖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舖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民間」迎財神「的日子。許多人會通過燃放鞭炮來」迎財神「。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老上海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正月初五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至於燃放鞭炮,則於另外一個正月初五」送窮「的習俗有關,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相傳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
其實,除了放鞭炮之外,民間還有在初五打掃衛生的習俗,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江南一代的百姓還有在這天講究吃財神糕、下麵條。因為麵條長得像古時候串錢的繩子,下麵條寓意給家裡添」錢串子「,財源滾滾來。
初五」迎財神「只是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習俗,反映了人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其實除了放鞭炮之外,更需要自己的智慧和勤勞。
正月初六:送窮
漢族民俗有曰
◆作糜、棄破衣、祀於巷。就是把污穢雜物、破衣爛衫均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
◆供煎餅,芭蕉船,點明燭,送窮鬼上路。
◆廁神要來檢查衛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三六九,朝外走。
老北京漢族民俗謂:這一天,家中的婦女偶爾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又傳說福神劉海是北京人,是個穿紅披綠的胖小子,漢族民間流傳著『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俗語,其形象很受市民歡迎。正值本命年的男孩,以劉海打扮,背著5個用白紙或彩紙剪成的小人上街,誰搶到就算誰搶到了財神,被搶者叫扔掉窮鬼。如果兩位都是本命年者相遇,誰先搶到對方背後的小人誰吉利。也有用布制小包當窮鬼向外扔的,雙方背後均要背個小筐,先把小包投入對方背後筐中者為先扔窮鬼,吉利。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狩獵』即從『扔窮鬼,搶財神』遊戲發展而來,可惜此活動在遼寧尚有,而北京卻很少見到了。該日小販上街,因該日是馬日,家中應給『扔窮』的男孩買『驢打滾』吃。
正月初六:啟市
按照漢族習俗,初六是店舖大開張的日子,放鞭炮象徵著今年的生意會紅紅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舊時,老闆和店員們會在這一天猛搖算盤,用秤桿敲打秤盤,讓店內響聲一片,取『響響噹噹,大吉大利』之意。正月初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有的人家在初六開市前,找一個『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婦人)來到各屋轉一下,嘴裡說吉慶話,如『開市大吉、吉慶有餘、事事平安,多賺銀子多賺錢,金子銀子賺一炕』等。開市前忌諱外姓婦女到家裡串門,等到『開市』以後,所有春節禁忌即告結束,一切恢復如常,鄰里也可恢復串門交往。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攤煎餅
漢族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餘之意。汕頭市區的菜攤,在這一天將7件菜搭配好,論把算錢,不計斤兩,人們樂意接受。農村哪一戶欠一兩件菜,在地裡采他人一二株菜湊成七件,沒人說他是賊。
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漢族民間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陞。
吃麵條
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
送火神
在山東部分地區,有送火把的習俗,用作物秸稈綁紮的火把,在自家門前點燃,一直送到村外,意為驅除火災,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事,不著火災。
正月初八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這一天主要是從香蠟鋪中請來的」星神馬兒「上所列的星宿名號來瞭解」天文「。順星節祭星儀式在夜裡舉行,有錢人家擺108盞燈花,一般人家也可擺49盞,最少是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燈碗形似小小高腳杯,有泥質的也有銅質的,內放豆油,燈捻用」燈花紙「捻成。
八仙節
漢族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八仙即漢族民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間傳說中的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強權,藐視富貴,經常深入漢族民間,解危濟困,深受勞動人民喜歡。這一天,漢族民間習慣備佳餚水果以祭祀八仙。一些地方漢族民間還有習俗,正月初八這一天出遠門,俗稱」游八仙「。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歸野外。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即春節的第九天,民間認為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一天裡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
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許多道教觀都會舉行祭天儀式,以示對天公的感恩。民間的祭天儀式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
祭拜儀式
祭拜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麵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注意事項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有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裡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台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沖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裡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福建和台灣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漢族民間都要燒香唸經,迎送玉皇大帝。
民間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
古代漢族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恩施土家人還認為上九日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做不好,辦不成。『八不歸』,是說出門在外的人,不要在這天回家,『歸』有完成之意,『八』寓意『發』,應該『發』的就不應該有『完成』之意。『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這天辦事效果好,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認為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偽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容易辦成。
七不出,八不歸正解
七不出。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
八不歸。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違犯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都無臉面對家人。
正月初十
農曆正月初十日,漢族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稱為石頭節,為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一天不准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則會傷了莊稼。這一天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並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俗。還有的地方流行抬石頭神的習俗:初九夜裡,將一個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著瓦罐奔走。如果石頭始終不落地,預示著新的一年豐收;如石頭落地,預示著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稱老鼠娶親日,俗稱十指。
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春節習俗吃湯圓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裡包括踩高蹺、跳鍾馗、花車等等。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