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最初的含意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節

春節最初的含意是什麼

春節最初的含意是什麼

【春節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最初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春節的來由

據介紹,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枴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 「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