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及寓意 端午節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習俗及寓意 端午節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是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總的來說各地過節的習俗大同刁屏,比如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葉和首蒲等等。
賽龍舟
賽龍舟是中國一項歷史悠久的水上競技活動,有些地區又稱「劃龍船」或「龍舟競渡」。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習俗,盛行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和香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舉行龍舟競賽。此外,龍舟也先後傳人日本、越南等國家。1980年,賽龍舟被列人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每年都要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湖南省岳陽市,舉行了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傳統又帶有現代色彩的「龍頭祭」。「龍頭」被抬人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睛)。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淚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六十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重要傳統習俗。
粽子
粽子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粽子的原型,即用a葉(菱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晉代(265-420),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同時粽子還用作饋贈親友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經「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人粽,詩人蘇東坡還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元(1279-1368)、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a葉變革為薯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輔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插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疫病容易流行。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首蒲作為重要習俗之一。家家胡西掃庭除,以a蒲、艾草插於門嵋,懸於堂中,用以驅邪逐疫。艾草,又名家艾、艾篙,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營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
鍾馗捉鬼
鍾馗捉鬼也是端午節的獨特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有關鍾馗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患了瘧疾的唐玄宗(712-755在位)曾夢見大小二鬼在殿F-i自逐。小鬼穿著紅衣,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皇帝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喝問,大鬼叩首回答說:「臣姓鍾馗,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皇帝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飲雄黃酒
飲雄黃酒的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雄黃酒,就是加人藥物雄黃的酒,雄黃是一種含有硫化砷成分的礦物質,具有解毒殺蟲的作用。流傳至今的民間故事《白蛇傳》中就有白蛇娘子端午節飲雄黃酒而現出原形的情節,民間由此便認為蛇蠍娛蛤等毒蟲可以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以保身體健康。
佩香囊
端午節還有佩香囊的習俗,傳說也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衣服上的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等,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索上繫上各種不同形狀的香囊,結成一串,玲瓏可愛。
端午節有什麼寓意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是一個被我們逐漸遺忘的節日。實際上,我國的傳統節日日漸淡化是近年來的一個趨勢。這已經不僅僅是端午節所要面臨的嚴峻局面。春節這麼重要的節日不照樣有人抱怨「年味不濃」了嗎?比起聖誕節和情人節,傳統節日普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對於端午節,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們僅僅被簡化為去超市買幾隻速凍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紀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詩人有關外,對它所蘊含的其他文化意義知之甚少。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功,引發的一場「端午節保衛戰」,總算讓人們高度關注了一下這個節日,但「風波」過後,我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仍然沒有明顯的改觀,通過節日復興傳統文化的想法,仍然需要我們進一步反思。我們太過於強調節日的文化內涵,忽視了人們參與其中的行動培養。就像端午節,如果僅僅是吃個粽子,那對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就是簡單地測量了一下,大超市到自己家的那一段距離有多遠而已。
中國的端午節使人們必須保持肅穆心態的節日。在這一天,要給孩子身上掛荷包,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驅毒鎮邪,帶孩子製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孩子節」、「娃娃節」,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是傳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人們對待傳統節日,也往往採取快速消費的敷衍態度,顯然不利於傳承其文化涵義。
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為人民過好端午節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從時間上予以保證,使其象徵意義上得以重視,會喚醒更多人關於端午節的文化記憶。但是,如果僅僅是「雙休日」變成了「三休日」,不是簡單的放假了事。必須復興這一節日在公眾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維護它被權威化了的文化含義,更要深入挖掘它質樸而美好的一面,並賦予它可以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