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的資料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的資料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不合格粽子現身超市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吃粽子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到了端午節,各種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等琳琅滿目,讓人不知吃哪種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夠。然而在端午節來臨前夕,國家食藥監總局、北京市食藥監局卻先後通報了5批次和4批次不合格粽子。

中新網記者5月26日實地探訪了北京多家農貿市場和超市發現,在農貿市場,粽子多為現場製作售賣,價格便宜,單個粽子價格多在1.5元-3元,質量無從判斷。而在超市,品牌粽子銷售火爆,但也有不合格粽子混入其中。

在一家超市的角落,記者發現了一種被通報為不合格的粽子產品,這種粽子裝滿了一個箱子,擺在了超市服務台的旁邊。這種標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棗粽子,同時出現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北京市食藥監局公佈的不合格粽子名單裡。

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通報稱,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懷柔店銷售的標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棗粽子,商業無菌檢驗結果為非商業無菌;北京市食藥監局的通報稱,標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日期為-5-7,規格型號為400克(100克×4)/袋的小棗粽子,不合格項目是商業無菌項目。

在超市,當記者拿起這種小棗粽子查看時,超市店員立刻對記者表示「不賣」。被問及不售賣的原因,超市店員則回應說:「這是贈品。」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這些粽子千萬不要買

目前食藥監總局已要求生產企業所在地北京、山東、四川等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責令企業履行相關義務,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經營單位所在地北京、山東、四川等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要求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通報稱,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懷柔店銷售的標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棗粽子,商業無菌檢驗結果為非商業無菌;北京市食藥監局的通報稱,標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日期為-5-7,規格型號為400克(100克×4)/袋的小棗粽子,不合格項目是商業無菌項目。

據悉,商業無菌項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殺菌處理不夠徹底,引起部分微生物殘留;還有可能與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商業無菌不合格可能會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影響人體的身體健康。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購買和食用粽子才安全

如何才能吃到安全放心的粽子呢?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提示,消費者在選購、貯存、烹煮和食用粽子時,應當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通過正規可靠渠道購買並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識是否齊全;查看包裝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漲袋、散裝粽子有沒有變質;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

二是對於真空包裝類和速凍類粽子,購買後按照標籤所示方式保存,並按照標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裝粽子注意適量買入,最好是現吃現買,避免粽子變質。生熟粽子分開貯存,打開的粽子放在室溫下不得超過2小時。

三是食用前應洗淨雙手,冷藏或冷凍過的粽子,要徹底加熱,吃剩的粽子不要反覆加熱,不要食用餡料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選購、烹飪、儲存和食用粽子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具有清晰標識的粽子產品。

消費者在選購粽子時應從正規渠道購買。挑選時,真空包裝粽子、塑料袋或鋁箔袋粽子包裝應完好,要注意觀察包裝袋是否有破損、漏氣或漲袋等現象。粽子的尖角容易刺破軟包裝材料,一旦破損,易造成細菌侵入從而引起粽子變質。還要鼻聞粽子是否有霉味等其它異味,清香味濃郁的粽子食用時風味更好。同時,要注意觀察粽子外包裝是否有印刷清晰的廠名、廠址及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尤其是新鮮粽子,由於其保質期很短,要盡可能挑選出廠時間較近的產品。

二、不過度追求粽葉顏色,注意煮熟煮透粽子。

粽葉經過高溫蒸煮後綠色會褪去一些,略發黃,屬正常現象。消費者在購買粽子時,不要過於追求粽葉的顏色。粽葉過度鮮綠,並不是真實自然的。一般情況下,墨綠、黃綠、淡黃都是正常的。新鮮粽子、速凍粽子的粽葉應包裹完好,棕體應形狀完整,無露米、變形現象,粽線捆紮鬆緊適度。

很多含有雜糧或雜豆的粽子,需要較長的蒸煮時間才能煮熟煮透。冷粽子因澱粉返生、脂肪凝固等原因不宜直接食用,否則影響粽子的口感及風味,特別是肉餡粽子等含油脂較高,更應當煮熟煮透後食用。煮制時間可參考產品包裝上的說明。

三、分類存放,隨包隨吃,少量購買。

粽子分新鮮粽子、速凍粽子、真空包裝粽子(常溫粽子),要根據所購買的粽子類別,採用不同的存放方法。新鮮粽子每次要少量購買,即時食用,食用剩餘的粽子應及時冷藏或凍藏。

端午節氣,天氣比較炎熱,南方地區更是濕度較高,粽子營養豐富,含水較高,容易酸敗,黴菌等致病菌極易生長繁殖。不能常溫下悶放在不透氣的塑料袋中,如能在2-3天內食用完,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如要存放多日,宜放入冷凍格凍藏。真空包裝的粽子開袋後同樣需及時冷藏或凍藏。常溫粽子可直接放在室內陰涼處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不建議放在冰箱冷凍室存放,以防止包裝袋凍裂。如果是自製粽子,注意隨包隨吃,棕香會更加濃郁。

四、科學食用,尤其對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粽子大多屬於高糖(高澱粉)、高能量的食物,食用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湯羹等,既均衡營養,又有助消化。對於糖尿病、三高、肝膽等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即使是正常人一次也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胃腸負擔過重,造成消化不良。

近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對端午節期間市場銷售的粽子開展專項監督抽檢。截止5月20日,共抽檢550批次,覆蓋26個省份、214家生產企業,合格率達99.1%,詳細的抽檢信息將在總局官網公佈。

對本次專項抽檢不合格的產品,其主要問題是商業無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指標不合格,以及超範圍使用甜味劑安賽蜜。商業無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指標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相關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原因造成。超範圍使用安賽蜜主要原因是企業為改善產品口感,違規添加所致。

消費者如果發現購買的粽子和生產經營粽子的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習俗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元宵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因為 「端」 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與「午」相通,端午節又名端五、午日等。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有划龍舟、系五彩線、插艾蒿、飲雄黃、蘭湯沐浴、跳鍾馗、包粽子、吃五毒餅等多種活動,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

北方的五月天氣,氣候進入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粽子作為過暑最受歡迎的食品,不僅自己吃粽子,特別是在五月端午節期間,還是親友互相贈送最好的禮品。熱粽、涼粽,甜粽、鹹粽、肉粽、豆粽五花八門,端午節吃粽子也由此出名。

夏至地上萬物重生,蚊蟲復活,故此與人類的驅邪避瘟活動有關。原因是盛夏季節,黃土高原上各種疾病滋生、蔓延活躍。古人解不開這個謎,便認為是邪祟作怪,並由此創造了一系列避邪手段進行抗衡。後相沿成俗,形成了今天山西的端午節民俗活動。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在民間認為這個季節裡,是中國南北蚊蟲五毒盛行的季節,特別是:毒蛇、蛛蛛、蠍子、蜈蚣等,對人類傷害最大。因此人們在這一天除習慣吃粽子外,還要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民俗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習俗文化。

想起兒時的端午節,記者至今記憶猶新。小時候過端午節,奶奶會做五彩線戴在孩子們的手腕上,做大家最喜歡吃的晉糕(晉南一帶端午節必吃的甜食)。儘管現在超市可以買到各種口味的粽子,都比不上奶奶蒸的晉糕。把江米提前用水泡好,在鍋裡蒸熟。然後在特質的瓦盆裡放一層江米一層紅棗,中間用筷子桶幾個窟窿用來透氣,再放鍋裡蒸,出鍋後用勺子舀上糖水放晉糕裡來增加甜度。吃的時候挖出一碗,可以涼吃也可以加熱食用。吃完晉糕,爺爺會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在晉南,端午節還有一些習俗。出嫁的姑娘在端午前一天要把自己親手做的晉糕送到娘家去,稱為送節。每年端午節前一天,記者都會跟著媽媽去姥姥家送節,就在前幾天,媽媽還打電話說要蒸晉糕給姥姥家送去。

中國人過端午節有2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前,端午節的氣氛還是比較濃的。有划龍舟、系五彩線、插艾蒿、飲雄黃、蘭湯沐浴、跳鍾馗、包粽子、吃五毒餅等十多種活動,每年這個時候,街頭賣的用彩絲線編織的小粽子、五彩線讓小孩愛不釋手。因此端午節也叫「小孩節」「娃娃節」,可現在的孩子只知道吃粽子,為啥吃都不知道。現在的傳統節日,除了商家熱鬧的促銷、吆喝、旅遊以外,不僅缺少文化味,更缺少詩意盎然的浪漫氛圍,基本上只剩下「吃」了: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國慶節吃大閘蟹,中國傳統節日成了吃貨節、旅遊節、擠車節,這是傳統文化的尷尬。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臘肉粽子的做法

食材:粽子葉 粽子繩

粽子餡:糯米 五豆(花生米、紅豆、青豆、腰豆、蜜豆) 五花肉

做法:

1.新鮮竹葉洗乾淨放入鍋中煮幾分鐘,撈出瀝幹過多的水分,切不能吹乾水分。

2.糯米淘洗乾淨無需浸泡。

3.五豆提前一個晚上浸泡至軟。

4.五花肉切方塊,加入生抽 五香粉 鹽 澱粉 油 醃製半小時。

5.將五豆倒入裝有淘洗乾淨的糯米盆裡,與糯米充分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精鹽繼續攪拌。

6.包的過程看圖片比較明朗(取兩片粽葉,對折形成封閉的漏斗樣,放入一層五豆米,加入一塊五花肉,最後再放一層五豆米,就可以收口了,包成有鱗有角的三角形狀,最後用棕繩綁緊即可)。

7.取壓力鍋,加入清水,清水要以最後放入粽子的量需沒過粽子,半燒開後才能放入包好的粽子,蓋上鍋蓋燒製20分鐘左右,中途放氣,將粽子揀出後逐個翻身再入鍋煮,再煮20分鐘至粽子變軟即可。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的民間傳說

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紀念屈原: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

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後來這習俗傳遍了全國,甚至還傳到了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紀念伍子胥:江浙地區端午節最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吳王夫差因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自刎。

伍子胥死前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東城門上,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聽說後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屍體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為紀念伍子胥,蘇州民間後來自發在端午節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動。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預謀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跡,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的射柳娛樂

古代端午節的氣氛在飲食、娛樂和交往當中都有很濃重的體現。飲食不必說了,吃粽子、喝雄黃酒,從先秦到清末,自古皆然,至少在淮河以南是自古皆然(北方人在端午節那天未必吃粽子);娛樂也不必說了,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龍舟競渡之風綿延千古。但是有一種娛樂並不被我們所熟知,那就是「射柳」。唐宋兩朝,北方人過端午是非常流行射柳的。所謂射柳,其實就是一幫人各持弓箭,朝事前指定的某根柳枝上射去,瞧誰能把它射斷。這種娛樂的危險性絲毫不亞於賽龍舟,因為端午節那天很多人都出來了,你射柳的時候未必能保證對面沒有人,強弓硬箭又能及遠,嗖的一箭射出,柳枝沒射斷,把人脖子射斷了。有沒有很恐怖?

射柳本「胡俗」,可以追溯到匈奴、鮮卑等北方遊牧民族古老的「蹛林」祭祀活動,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即以為:「射柳之俗,殆蹛林故事。」 至於遼代,射柳一俗被引入皇家典禮中,是時有所謂「瑟瑟儀」者,為天旱祈雨之禮。逢日,插柳於祭祀場所,由皇帝、親王、宰執以至貴族子弟射柳為戲。到了金代,射柳逐漸演變為端午節的一項遊戲,不再是祈雨活動程序之一了。這項活動至此相沿不改,經元而傳至明朝。

明代射柳逐漸成為一項固定的端午武戲,在皇城及軍隊中流行。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於端午「宴群臣於奉天門。是日,上幸龍光山,閱公侯子弟及將校射柳,中者賞彩帛。」 久居燕地的明成祖遷都遼金元之故都北京,王朝胡風愈發旺盛。永樂十一年五月癸末端午節,明成祖駕幸東苑觀擊球射柳,成祖命下場擊射的貴族們分為兩隊遊戲,同時「令皇太孫而下諸王大臣以次擊射。」 時為皇太孫的明宣宗頗為露臉,「擊射連發皆中,」引得皇爺爺明成祖很是高興,射柳結束後,大大嘉賞了一番自己十五歲的愛孫,並藉機宣顯孫兒才學,「今日華夷之人畢集,朕有一言,爾當思對之。曰:萬方玉帛風雲會。皇太孫即叩頭對曰:一統山河日月明。」 成祖「喜甚」,「賜馬、錦、綺羅、紗及蕃國布。諸王大臣以下擊射中者,賜彩幣、夏布有差。遂命儒臣賦詩,賜群臣宴及鈔幣。」

自此之後,端午射柳就成為明宮中一項重要的活動,每逢端午節,皇帝「賜朝官吃糕、粽於午門外,酒數行而出。文職大臣仍從駕幸後苑,觀武臣射柳,事畢皆出。」 不過隨著明廷文風愈盛,射柳之武功涵義逐漸淡化,只作為一種節令遊戲沿襲宮中,後世更被稱為「走驃騎」,有點與走馬賣解的雜技遊藝相提並論的趕腳。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的迷信事件

我們現在過端午一般不走親戚,但古人不是哦,由唐至清,端午節都是走親訪友和互相饋贈的好機會。首先,婦女在端午那天是要「歸寧」的,也就是回娘家,妻子回娘家了,丈夫五月初六那天得去迎接,迎接時不可能空手。其次,皇帝和百官之間也存在一種互相饋贈的關係,例如唐代宗在位的時候,各地節度使必須在五月初五之前把禮物送到宮廷,這些禮物包括金銀、絲綢、布匹、牲畜、鳥獸、各地土特產以及各種奢侈品,一般每個節度使的禮物都不能低於一百萬錢。唐代宗收下禮物,還有「回賜」,回賜就可憐多了,視禮物厚薄而定,常常是一把折扇、一幅字畫什麼的。

唐代宗這人迷信,每年五月初五的中午十二點,他都要讓揚州刺史派人去長江之上鑄一隻很大的青銅鏡,據說這種鏡子可以照見人間善惡,還可以祛風辟邪,經常照的話,益壽延年包治百病,比吃藥都管用。白居易有詩:「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正午時。」說的就是唐代宗讓人在端午節那天鑄鏡子的故事。

迷信的不光是皇帝,群眾也跟風迷信。南宋時候,老百姓希望自家的棗樹多結棗,可又不懂授粉和嫁接,就在端午節那天演一齣戲:倆人配合,一人爬到樹上,拿刀作劈砍狀,邊砍邊說:「能不能多結棗?能不能多結棗?」另一人跪在樹下磕頭如搗蒜:「我結,我一定多結!」這把戲結束之後,據說棗樹指定豐收。

  端午節的風俗_端午節買粽子前先看_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和賽龍舟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後演變為吃粽子了賽龍舟源於打撈屈原。還有吃粽子、做香包,源於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屍體不發臭。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

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