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七夕情人節的習俗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來到了。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海南海口七夕的氣息淡了很多,但有著海口特色的習俗和傳說在延續。8月25日,知名文史學者邱達民先生為市民一一道來,這些習俗與傳說並非只存活在記憶裡,在海口的農村和城裡部分懷舊的家庭裡還依舊存在。
濃香綠豆粥承載相思淚
農曆七月初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前夜,不少海口家庭熊熊的爐火中都會熬著一樣平凡而又特殊的食品——綠豆粥。取一鍋清水,撒一把綠豆,加幾勺白糖,濃郁的綠豆馨香也便在那滾滾沸水中飄揚到人們的心裡。煮熟之後,家中的大人小心翼翼地端著溫熱的綠豆粥,在房頂上找一塊牢固的地方放好,第二天一早,綠豆粥被取下,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被分而食之。
傳說牛郎織女相會的前夜,相思的淚水會劃過長空,墜入凡間,落入綠豆粥中。所以七夕前夜若有些淅淅瀝瀝的小雨,是人們最高興的,第二天的綠豆粥也會分外香甜。
邱達民解讀說這粥名為「醒目湯」,實際上悠久的民俗裡隱藏著科學,綠豆本身就是護肝明目的佳品,經過一個晚上的冷卻,更是清香爽口。
繡花針祈盼愛情美滿
在七夕的傳說與習俗裡,繡花針是必不可少的,島外各地大多借助這一道具祈求心靈手巧,而在海口,繡花針又多了一層新的含義——祈求愛情。
七夕之夜,頭頂一盞大燈,燈下一張八仙桌,桌旁幾名未婚的年輕男女團團圍坐。桌子中間盛一碗清水,清水中蕩漾出年輕人的笑臉。(喜蜜滋算命)
年輕人們取了一根繡花針,放在手指尖上,深入碗中的水裡。手指靜止一小會兒,小心翼翼拿開,針便懸停在水面上了。年輕人們屏聲靜氣將頭湊到碗的上方,看針在水中的影子。年輕人們的表情隨著繡花針影子的不同而或歡喜或失望。邱達民解讀說,在民俗裡如果針的影子筆直,那麼昭示著這個年輕人的愛情將很美滿,如果針的影子是彎的,則預示著愛情坎坷,如果影子中間粗兩頭細,那麼預示著早年與晚年會有不順。
「神秘」食品紀念堅貞愛情
在海口農村,每到七夕,不少村民都會嚼著一種不知名的食品。取幾粒檳榔籽放在蔞籐葉中,用蔞籐葉層層包裹成一團,沾上少許石灰,放在口中大嚼。這個普通的習俗背後是一段淒美而堅貞的愛情。
話說古代一個小山村裡,有兄弟二人互敬互愛,兄弟情深。更巧的是兄弟倆都在不知覺中喜歡上了村中一位美麗溫柔的姑娘。最先覺醒的弟弟決定退出,成全大哥與心愛姑娘的幸福。但弟弟深知大哥肯定會讓著自己,於是一頭撞向山石,血濺當場,死去後的弟弟瞬間化成了一塊石灰岩。哥哥知道實情後痛不欲生,也撞死在弟弟所化的那塊岩石上,化作檳榔樹與弟弟永世不離。傷心的姑娘也隨之在岩石與檳榔樹旁傷心氣絕,化作蔞籐。蔞籐茂盛生長將石灰岩與檳榔樹緊緊偎依,於是後人便將這三樣東西,緊緊包裹,製成節日食品,以紀念他們的堅貞。
年輕人過七夕:快樂至上
作為南國省會,海口吸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追夢者,容納並吸收著各地的文化。如同全國其他地方的年輕人一樣,海口的年輕人已經逐漸忘卻了七夕節的種種儀式,在他們的心中,過節就是快樂的一種形式。在山東來的於培江看來,七夕節的種種儀式與傳說都成了記憶的一部分,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與生存的壓力也將節日變成了一種快餐。
在於培江的記憶裡,七夕之夜,一起乘涼的小夥伴會相約躲到葡萄籐下,豎起耳朵傾聽。傳說在這個日子裡,在葡萄籐下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聽了那麼多次,蟲鳴、狗叫、人的喧嘩聲都聽到了,就是沒有神仙的聲音」,於培江開玩笑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壓力讓於培江再也沒有了探尋七夕節的興趣。這個七夕節,於培江說沒有什麼打算,工作,吃飯,睡覺,最多找幾個朋友狂歡。不知道海口的民俗,也沒有女朋友,這個七夕節對於他來講,似乎與平日裡沒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