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簡介,七夕節的資料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七夕節

七夕節簡介,七夕節的資料

七夕節簡介,七夕節的資料

中國的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這一天的晚上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佳期,當夜有拜新月的風俗,故以「夕」為名。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周代,在《詩經》中已有提及,而七夕的形成則可追溯到漢代。古人稱七月為蘭月,所以七夕也稱蘭夜、雙七、重七。在古代,民間女子有在這天晚上向織女乞巧的風俗,所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總之,七夕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中,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是為少女少婦所傾心的節日。到今天,這個節日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不少新人選擇在這一天登記結婚。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主要流行地區: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朝鮮半島、日本及一些東南亞國家。

主要參與人群: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