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的來歷及習俗
盂蘭節的來歷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朝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帕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盂蘭節的習俗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