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分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秋分節氣

日本秋分節

日本秋分節

說到秋分、春分,中國人肯定都很熟悉。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這些時間在我國並沒有法定的假期,而在日本則是明文規定的「祝日」。

  秋分之供養先祖的日子

秋分和春分一樣,在這兩個節氣的時日,白天和黑夜變得時間一樣長。但是秋分比春分時候白天氣溫要高10度左右,夏天的影像依舊殘存。

以秋分日為中心的這一周內被日本人稱為「秋彼岸〔〕」。各個家庭裡,家人都會聚集一起去掃墓,還有供養祖先的「法會〔〕」會舉行。是不是有點像中國的清明節?

春分和秋分兩天,是晝夜最為均衡,可以說是差不多各一半的「平衡之日」,因此被稱為中日。而春分或秋分的前後各三天共七天(也有說是各2天共5天的情況),在日本稱為彼岸。

這一點是日本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結果,有人認為,在晝夜各半的彼岸之日去掃墓,可以與死去的親人的靈魂相見。於是便有了在春分和秋分掃墓的習慣,類似於中國的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一樣。具體的行為和中國的習俗也差不多,去掃墓,在墓前擺放水果、酒水等物,再進行祭拜,為親人祈福,祈求保佑等等。另外在春分和秋分這兩天,日本人還會吃牡丹餅()(春分)和萩餅()(秋分),其實這兩個只是因為季節的花朵而作出的區分,實際上差不多。

秋分之秋高氣爽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將先後進入了秋季。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另外,以秋分的晴雨為依據,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很多。如:「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萬物不生」,「秋分有雨來年豐」 等。

秋分一到防秋涼 到了秋分,天氣便會轉冷,如果人體抵抗力差,不適應氣候變化,寒邪之氣就會刺激皮膚和呼吸系統,引起感冒。很多人覺得感冒是小病,其實不然,感冒對我們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人在感冒時,抵抗力通常都會下降,如果感冒嚴重,還容易罹患其他疾病,甚至誘發腫瘤。 有些末梢血液循環較差、體溫調節能力弱的人,比如偏瘦、體虛的人以及老年人等,在秋分時節容易手腳冰涼。

這種現象是自由律神經功能調節不暢、血管變細引起的,而手指、腳趾等部位運動較多,脂肪的儲備較少,血管分佈也比較少,因此很容易散失熱量。 到了秋分,我們一定要隨著氣溫的降低及時添加衣物,尤其老人、孩子和體質虛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天冷的時候,可以把外套、帽子、手套、口罩等穿戴好,防寒保暖。除非是天氣熱或是到了溫暖的地方,否則不要輕易因為心理煩悶、緊張、潮熱或是運動後身體發熱就立即脫去御寒的衣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