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春節習俗有哪些_天津春節風俗習慣
天津春節習俗
二十六燉白肉: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大吉大利」的寓意,我們當地說雞是天上的酉官,是唯一化身在人間報時的吉神。雞還是德禽,宰殺雞是為了雞回天庭可以休息,給玉皇大帝匯報這家人是否勤勞,是否可以在除夕夜給這家人報吉祥。
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七準備了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就該準備麵食了。過去,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教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壞,只有發面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面,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時,這也是因為初一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
二十九,蒸饅頭。」在我國春節的民俗中,在這天要把臘月二十八已經發好的白面蒸成饅頭,誰家的饅頭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裡,誰家就會蒸蒸日上,討個好綵頭。臘月二十九的饅頭一定要蒸好,這可是家裡的「臉面」。因為,在過去來說,精心準備好的饅頭要擺上供桌
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後,要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年初一的餃子」要在年三十的晚上零點一過就端上桌。除夕夜,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傳統習慣。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年夜飯。在舊時,晚輩要向長輩行禮,長輩對晚輩囑托幾句,還要給沒有工作的小孩子壓歲錢,並互相祝賀,叫「辭歲」。這時,大家都不願去睡覺,一家人或看電視,或打牌等等,享受天倫之樂,一齊「守歲」,直到新一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伙兒,還有身掛大串山裡紅、手裡抖著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天津春節飲食習俗
春節期間,天津的飲食習俗有獨特而又普遍的特點。天津人稱農曆臘月初八為「臘八兒」,並有喝臘八粥、吃臘八蒜和醃製臘八醋的習俗。此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頓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的諺語也體現了天津在臘月的飲食風俗。大年三十這一天的夜裡要做韭菜餡兒餃子,餃子做成後用黃紙蓋上,等到午夜二十四點來吃。在包餃子之前有的天津家庭按「南禮兒」還有一頓年夜飯,年夜飯中要有雞和魚,取自諧音「吉慶有餘」,年夜飯的米飯下通常藏有一個荸薺,寓意元寶。年菜以辣白菜、燴蠶豆瓣、辣豆等為主。在大年三十當天要剩下留在正月吃。此外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人們有吃紅果糖葫蘆的習俗,用來表示來年吉祥,已婚未生子的女人們還要吃棗和栗子,取其諧音「早立子」。諺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體現了在初一和初三這三天中天津家庭中的飲食習慣。農曆正月初四一些天津家庭通常食用烙餅卷雞蛋。正月初五,天津年俗中又有「破五吃餃子,捏小人嘴」的習慣,以喻示新一年的吉祥順利。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天津家庭和全國各地風俗普遍相同以吃元宵為主。正月二十五在天津為填倉節,諺語:「填倉填倉,干飯魚湯。」體現了這一天天津人民吃米飯熬魚的習俗。
天津春節時間
天津春節的時段廣義上是指從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天津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的說法。但狹義上講,天津春節當天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