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清明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痛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清明的氣候特點」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後,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12℃,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暖尾冷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和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需要嚴防開春後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1、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蹴鞠和踏青等,下面就有小編來繼續為您介紹清明的其它習俗。
2、蕩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蕩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蕩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3、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4、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據《舊唐書》記載:「大歷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5、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知道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清明節的一些禁忌。
「清明節的禁忌」
1、不適合掃墓的人
孕婦,三歲以下的小孩,剛動手術的人,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重病患者等人群不適合去掃墓。
2、清明節能做和不能做的事
(1)不能選清明節談婚論嫁,更不可選清明節結婚。
(2)若生日是清明節,注意要規避黃色的鮮花,當地風俗若有推遲會提前辦的,應該遵循。
(3)不要在清明節當天去拜訪他人。
(4)清明節自己沒空去祭拜先人的話,不可胡亂承諾,否則當年運勢不會你想要的。
(5)清明節前中後三天有些地方有寒食的說法和習俗,有這個風俗的地方當遵守為佳。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蕩鞦韆、放風箏、拔河、戴柳、斗草、打球等傳統活動。使清明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清明節期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後。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清明禁火寒食的形成,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傳春秋時代,晉國公子為逃國難流浪於國外,在即將餓死之際,其隨從介子推割自己的腿肉烤熟給公子,鼓舞公子戰勝困難伺機日後重整國家。後重返國成為晉文公,遍封當時流亡之臣,唯獨落下介子推。文公記起去請介子推時,他已背負著老母躲進綿山。文公便命手下放火燒山燒出介子推,未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一片青山成了焦土也不見子推出來。火熄滅才見介子推和老母靠著大松樹根死去了。文公追梅之餘,規定每年介子推被燒死那天(清明前夕)都要嚴禁煙火,吃寒食,這就是清明禁火寒食的由來,流傳至今。
(1)掃墓或稱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或受尊敬的人。秦以前就有祭祀活動,而在寒食節之後掃墓,發始於唐明皇。以後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俗。(2)踏青即春遊、探春、尋春。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所以踏青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如福建一帶在二月二,陝西一帶是三月三,北京、東北一帶在五月五,總起來看,是南早北遲。清明踏青歷史久遠,史書亦多有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以畫的形式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以宋都汴京為中心的清明節盛況。
(3)植樹、清明節前後,春陽照臨,春雨綿軟,是植樹的最好季節,有人據此稱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今日。我國政府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每年的這天,舉國上下,植樹活動蓬勃展開,祖國大地,年年新綠不斷。
(4)蕩鞦韆,即揪著皮繩遷移,古人叫做「千秋」。在原始社會,先民們為獵獲食物就發明了這種活動。到了漢朝,漢武帝在後庭所禱千秋之壽,宮女們耍繩戲為樂,為避忌諱,遂將「千秋」改謂「鞦韆」。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增強身心健康和腦的平衡功能,而且還能培養人的勇敢品質、所以長期以來一 直是民間流傳甚廣的一項活動。
(5)清明放風箏,不僅是一件賞心樂事,也是一項益於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而風箏的製作,本身就包含著美學原理和物理知識。關於風箏的作用,還流傳有許多故事:如春秋時公輸般首創以風箏進行戰爭偵察;楚漢之爭時,韓信讓人坐在風箏上,乘風飛上楚營上空,唱淒婉的楚歌以渙散楚兵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