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祭祖需要帶什麼祭品
應該帶什麼祭品
香燭
香燭是清明掃墓必備的、最重要的物品。不僅要在先人目前點燃香燭,還要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山神土地守護好墓地,保佑先人亡靈。
紙錢
紙錢是要燒給逝者的,以便他們在陰間有錢花,務須要焚燒乾淨。
素酒
掃墓過程,等於帶著吃食來為先人過節,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為掃墓必備。
水果
點心水果以各地時令水果為宜,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點心可視具體情形而定。
飯菜
以先人生前喜歡吃的為佳,很多人會在祭奠先人的同時,向孩子們講述先人生前的事跡,讓下一代勿忘祖先。
鮮花
菊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清明上墳一般以菊花為宜,白色菊花尤其對景。
包袱
「包袱」,即掃墓者(逝者家屬)給逝者帶的吃穿用度之物,因為用白紙糊一大口袋而得名,內裝冥鈔、金銀、以及各種紙做的「元寶」、「衣服」、「傢俱」等等。「燒包袱「是祭奠逝者的一種重要形式,將」包袱「燒了,就是將這些物品送給了先人。
祭品能不能吃
這個問題應該從不同角度看它。
一、如果你是信奉某個教的信徒,對祭品來說,在你祭奉過程中是無論任何人都不可以碰的;在祭奉完成後,你作為一個信徒是可以吃的,因為那些祭品已經是「神靈」用過之物,你吃的話就是用「神靈」的東西表示誠心和忠心。
二、如果你不是信徒,你只是純粹的祭祀,那祭品怎麼著也是不能吃的。
三、對於從專門銷售祭品的地方買到的祭品,無論是信徒還是普通人都不要吃啊,因為你不可能用生命換一頓「聖品」的,那些祭品是有化學藥劑的。
可不可以帶回去
祭品帶回家並無忌諱
清明臨近,市民紛紛來到已故親人的墓前祭掃。「上個雙休日,我們墓園作為垃圾清理掉的魚、肉、水果等祭品就有6噸,運了四拖拉機,太浪費了!」泰州墓園主任宋才高說。「現在掃墓祭品一般為『一桌菜』,標配為兩葷兩素一主食,也有以水果、糕點等代替的。」
記者在墓區看到,掃完墓後,只有極少數人將祭品帶走,一般直接留在墓碑前。這些祭品成了墓園工作人員的負擔。
墓區一名清理人員說,有些市民掃完墓後,為了將碗帶回去,就直接將祭品倒在墓碑前,經太陽一曬,污漬橫流。
為了表示對市民的尊重,這些祭品墓園不能回收給養殖場,最終只能當垃圾處理。據介紹,最近幾年清明節期間,僅泰州墓園當垃圾處理的祭品,每年有80噸。
市民為何不將祭品帶回家再食用,是不是在風俗上有什麼忌諱?「應該沒有。」宋才高說,以往清明節、七月半、過冬等節日,市民在家中祭祀時,擺放的祭品都會重新加工食用,從這一點上來說,「祭品不能帶回家再食用」的說法就說不通。
「市民將祭品遺留在墓地,以為這樣可以祭奉先人,其實是不可取的。」宋才高說,據中國殯葬禮儀方面有關典籍的記載,祭奠的祭品應以素食為主,常用的祭品瓜果、甜品等。祭祀後祭品帶回家分食,有「延年去災、護墓旺族」之說。另外,在傳統民俗中,祭祀之後,在親人墓前磕過頭,家人就坐在墓邊吃祭品,表示「與先人吃團圓飯」之意,吃不完的就拿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