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種樹有哪些意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清明節氣

清明節為什麼要種樹有哪些意義

清明節植樹的原因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為什麼要植樹呢?這是因為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俗語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植樹的民俗源於喪葬習俗。早在西周時期,封建統治者便開始在墳頭栽種樹木,不過那時的植樹只是統治者顯示地位的一種標誌。而平民百姓是不准立墳和植樹的,因此,墳頭植樹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時期,民間才開始仿照統治者的行為在墳頭植樹,而此時的植樹也只是作為祖墳的一種標誌而存在的。

據《禮記》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雲遊之前,為了將來能夠確切辨認祖墳,就在其父母的墳頭種植了松柏。但這時的植樹與清明節尚無關聯,而真正將清明與植樹兩者結合到一起的,則要歸功於漢高祖劉邦了。

相傳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因多年在外征戰,無暇回故鄉,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後才回鄉祭祖,但卻一時找不到父母的墳墓。後在群僚的幫助下才在亂草叢中找到一塊破舊的墓碑,於是便命人修墳立碑,並植以松柏以做標誌。

恰巧這天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劉邦便根據儒士的建議,將清明定為祭祖節。此後每逢清明,他都要榮歸故里,舉行盛大的祭祖、植樹活動。後來此習流傳民間,人們便將清明祭祖與植樹結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與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謂插柳,原指人們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種行為,但在田野踏青和墳塋祭祖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將柳枝往墳頭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無意中也起到了植樹的作用。

清明節植樹有什麼意義

清明節,古時亦稱「植樹節」、「踏春節」、「聰明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清明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且,清明節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蕩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後,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准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

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民國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8年(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佈《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佈《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後,大會予以通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