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小滿節氣

小滿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小滿節氣的由來及習俗

小滿節氣的由來

5月21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這是炎熱夏季的開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現的時候。「小滿」這個名字,來源於作物。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為苦菜。 《毛詩》曰:「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曰:「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謂苦荬菜。

靡草死:鄭康成、鮑景翔皆云:靡草,葶藶之屬。《禮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

原為小暑至,後《金史志》改麥秋至。《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時,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雲麥秋也」。

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利於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於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於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群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濱水光方止。

小滿在咱們歷史上有一個習俗叫祭三車,哪三車呢,叫水車,牛車和絲車。

管這水車車神叫什麼呢,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江南一帶則有「小滿動三車」的說法。它是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所謂「三車」即水車、紡車、油車。在農諺中,百姓以「滿」指代雨水的豐裕程度,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如若田里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坎乾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們會早考慮,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帶動水車灌溉水田。過去行走在偏僻的江南古鎮水田邊,時常會見到水牛蒙住雙眼轉動水車的木車盤帶動龍骨水車提水,或人力雙腳交替踏車提水的情景。

小滿︱節氣習俗與養生

小滿習俗

1、吃苦菜。苦菜為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其苦中帶澀,澀中有甜,爽口清新,營養豐富,有著涼血和清熱解毒的效用,可以使人安心益氣。

2、祭車神。傳說中,二車神為一條白龍。此時節裡,百姓在水車驀上放魚肉,香燭等祭祀,過程中會有一杯白水,將它潑人田中,包含祝福水硯湧旺之意。

3、祭蠶。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而南方則以養蠶為主。古人將蠶視作「天物」,為祈求好收成等會在四月放蠶時舉行祈蠶節。

小滿養生

1、健脾祛濕,飲食清淡。此時濕邪之氣已經「潛伏」在我們體內,要做好防熱防濕工作。此時也是皮膚病高發節氣,在此濕重氣候逐漸加劇情況下,要注意飲食清淡,不多食刺激辛辣之物。

2、小滿時節,中午及午後應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出行時多喝水,注意皮膚的保濕護理。夏季天氣悶熱,容易心情煩躁,可提前準備提神醒腦、防暑降溫用品。在飲食調理上,少吃雞、堅果、生薑、芥末等生濕燥熱的食品,多食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絲瓜、冬瓜、蘿蔔、苦瓜、桃、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3、但切莫貪涼,調節情緒。此時氣溫逐漸攀高,但早晚溫差依舊大,一些人為了貪涼而提早穿上短袖,開著空調,吃著冷飲……這些都是不適合的,會讓人容易感冒,引起腸胃不適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