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傳統習俗有哪些 盤點小暑節氣習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小暑節氣

小暑傳統習俗有哪些 盤點小暑節氣習俗

小暑傳統習俗有哪些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入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而此時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小山羊,吃了數月的青草,已是肉質肥嫩、香氣撲鼻。這種習俗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在當地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暑羊的愛好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小暑這一天,江蘇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習慣,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2、食新

民間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時節「食新」的習俗。農民會用新米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後五穀豐登。然後人們開開心心地品嚐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麥炒熟,然後磨成麵粉後用水加糖伴著吃。這種吃法,早在漢代就有,唐宋時期更為普遍。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在民間,小暑過後人們要嘗新米,這就是小暑「食新」習俗。小暑時節,農民會把新收穫的稻穀碾成米,然後將新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以供奉五穀大神和祖先,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新米嘗新酒。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會在小暑這一天買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回到家把新米與老米同煮。俗話也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我國地大物博,而夏季又正是萬物生長的時候,因此應時可口的食品於此時最多。如《東京夢華錄》中關於宋代開封風俗的記載:「是月時物,巷陌路口,橋門市並,皆賣大小水飯、炙肉、干脯、葛筐筍、芥辣瓜兒、義塘甜瓜、衛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鵝梨、金杏、小瑤李子、紅菱、沙角兒、藥木瓜、水木瓜、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育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舊宋門外兩家最盛,悉用銀器。沙糖綠豆、水晶皂兒、黃冷糰子、雞頭秧、水雪、細料情礎兒、麻飲雞皮、細索涼粉、素簽、成申熟林擒、脂麻糰子、江豆鍋兒、羊肉小饅頭、龜兒沙餡之類。」應時美味繁富,不妨選擇益處多、容易得的時令之物來祛暑消渴。

3、封齋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4、吃伏面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過後就進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飲食上,人們會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以度過炎熱的伏天。

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慾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麵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面做的麵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在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據考證,伏日吃麵習俗出現在三國時期。《魏氏春秋》記載:「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與五月相近,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麵。過水面,就是將麵條煮熟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敗心火」。炒麵,就是用鍋將麵粉妙干炒熟,然後用開水沖後加糖拌著吃,具有「解煩渴,止瀉,實大腸的作用」。

5、小暑舐牛

在山東臨沂地區,每到小暑,人們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有;「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6、吃藕

此外,在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藕與「偶」同音,所以人們用食藕祝願婚姻美滿。藕與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徵。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鉀和膳食纖維也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偎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7、市冰

冰,性寒,盛夏的時候用冰冷藏肉、魚、蛋、水果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動,長時間保持新鮮清潔。但是此時不宜多食,因為冰的性質與此時炎熱的氣候相反,冷熱相遇,最容易導致疾病。《食譜》中有述:「凡夏用冰,止可隱映飲食,令氣涼耳,不可食之。雖當時暫快,久乃成疾也。」婦女尤其應當注意勿多食寒冰。我國人民很早便愉得了貯冰用冰。《周禮》載:「凌人掌冰,春始治鑒。」鑒是如甄一般大小的容器,在鑒口放上冰塊,把食物貯存在鑒中,就像現在的冰箱一樣,可以冷藏食物。

在沒有人造冰以前,一般所用的冰都是窖藏之冰,吳地的人稱之為涼冰。每當三伏,就有人在街上擔擔賣冰,有的還將楊梅、桃子、花紅之類的鮮果放在冰中,通常叫作冰楊梅、冰桃子等。鮮魚店舖則用冰來給魚保鮮,稱之為冰鮮。

周代有在夏季發放冰塊的規定(見《周禮·天官)),後世的人也加以效仿。《鄴中記》稱:「後趙石虎都鄴,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以藏冰,三伏之月。以踢大臣。」《元和縣志》記載:「冰窖在薪門外,設窖二十四座,以按二十四氣,每遇嚴寒,戽水蓄於蕩田,冰既堅,貯之於窖,盛夏需以護冰鮮,並以滌暑。」在舊歷五月就有人開始挑著擔子賣冰。宋代詩人陸游〈重午》詩中寫道:「葉底榴花蹙絳增,街頭初賣苑池冰。」他自己解釋道:「會稽不藏水,賣者皆自行在來。」小暑時,已人炎夏,為使食物保持新鮮,或者食用冰塊以清涼解暑,冰市便應運而生。《燕都雜詠》中寫道:「磕磕敲銅盞,街頭聽賣冰。浮瓜沉李脆。三伏絕炎蒸。」這描繪的就是賣冰人夏日沿街賣冰核的情形。

8、弈棋

弈棋,《路史》稱是堯帝製作,用來教育兒子丹朱的。現在廣泛應用的,有圍棋和象棋。圍棋古時候稱為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孔子說:「雖小道,必有可觀。」《孟子》中也有記述:「弈秋,通國之替弈也。」由此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弈棋的風氣已經很盛行。《西京雜記)載,漢宮曾有人在竹下弈棋;西漢杜陵杜夫子善於下棋,號稱天下第一人。在唐代以前,棋局縱橫各有十七道,共二百八十九道,黑白棋子,各有一百五十枚。唐代以後,變為縱橫各有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道。

至於象棋,古時候都稱象戲,相傳是北周武帝所制,並撰有《象經〉。他讓王褒作註釋,聚集起群臣來演說象棋之法,還命令庚信作《象戲賦〉。當時的象棋棋子是以日月星辰為形象順應六律來走的。唐時相國牛僧孺最先用車、馬、將、士、卒等來代替原來的棋子形象,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象棋形式。到了宋代,司馬光作《古局象棋圖》,又發明了七國象棋,其整個棋局分為七國,王位於正中,秦國居於西方,楚國、韓國居於南方,東方是齊國、魏國,北方是燕國、趙國。每一國用十一個棋子,以不同的顏色作為區別,可以合縱,亦可以連橫。後來又有改為三國的,現在都已經不流傳了。

六朝時期,弈棋的風氣最盛,弈棋成為全國上下的共同嗜好,朝中訂立官名,列出等級,以求棋中高手。官職的評定,就按棋手的下棋水平來定。更有甚者,天子遇到有功的大臣,也用棋子作為賞賜的物品。梁武帝讓柳渾品定棋譜,棋譜中共收人二百七十八人。梁武帝還親自撰寫《圍棋品》《棋勢》《棋法》等書。

弈棋可訓練思維,使人運用巧思,得心應手,出奇制勝,並養成精密審慎、預料時事的習慣。所說的品勢行局,都是關於對弈雙方優劣強弱、奇正勝負的說法。所以古人把棋書附在兵書之後,而歷代的聖主名將,如晉武帝、唐太宗、謝玄、關羽,也都特別喜歡下棋,即使在軍中也不荒廢。

夏季漫長無聊,於桐蔭下對弈,是極有趣味的事,局外之人,也可以作壁上觀。

9、垂釣

盛夏酷署,不適於進行劇烈運動,宜於做怡情養性的活動。在柳塘垂釣。披襟當風,則是最令人愜意的閒情逸趣。

10、斗畫眉

畫眉,其眉如畫,叫聲婉轉,富於變化,有如百舌鳥。雄者善鳴好鬥,人們多喜歡蓄養。將畫眉放在高籠中,懸掛在廊之下,精心餵養,極具樂趣。畫眉聲音悠揚,極為動聽,可以解悶添興。小暑這天,飼鳥者各提鳥籠,至公園等地,擺開陣勢,讓畫眉相鬥,以決勝負。有民謠形容斗畫眉的情形:「身如胡虜尾如琴,頸如削竹嘴如釘。再添一對牛筋腳,一籠打盡九籠贏。」

飼養畫眉,需要精心。鳥籠高懸,放入水罐和食罐,籠內立一株天竺葵桿,這樣畫眉冬天棲在上面就不會凍腳。每天用雞蛋黃拌水,再和少許細沙飼喂。天氣漸熱後,可以把鳥籠漫在水盆裡,讓它自己洗浴,這樣會使羽毛更加光鮮,且避免因中署而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