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在元宵節要吃湯圓
為什麼元宵節要吃湯圓
相傳,遠古時候玉皇大帝為了一統天下,特派灶神菩薩長駐人間瞭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稟。有年夏歷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薩向玉帝回稟道:「人間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日辛勤勞動,從不歇息,長此下去,我擔心庶民們會因過度疲勞累壞身體,不能生產,必將影響貢獻。」玉帝聞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師下凡,給百姓們吃些藥,叫他們慢慢地發起病來,自然就會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師下凡照此辦理。
夏歷臘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師就偷偷在百姓們的飯鍋裡丟下了瘋人藥,藥一下鍋就變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顆顆,百姓們吃了,果真慢慢地「瘋」了起來:女的縫新衣、繡花鞋,男的殺豬、宰羊,都不想下地幹活。過了臘月二十四日,瘋人藥性大發。人們就東家請人吃飯,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臘月三十日中午,百姓們都拿出各種好吃的食物,圍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來。從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紅著綠到處玩耍。有的畫著花臉,敲鑼打鼓四處遊街;有的邀邀約約帶著禮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薩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們全瘋了!光吃光耍,一樣活不幹,這樣下去,如何得了。」玉帝聞奏,十分驚詫,即命群臣再議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瘋病,可令藥王菩薩設法。」玉帝准奏,即令藥王菩薩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藥王菩薩就將百姓的夜餐變成了湯圓,裡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百姓們吃了,第二天早上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就這樣週而復始地延續下去,就形成了過年的習慣。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民俗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元宵節吃湯圓的地方
山東芝麻棗泥湯圓
山東固有大棗之鄉之稱,用棗泥做成的湯圓向來為人所愛。大紅棗煮熟去核擦成泥,然後再將豬板油去膜用刀拍碎,將紅棗泥和把砂糖搓成餡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湯圓。為了讓它的滋味變得更加豐富且富有變化,人們通常還會將芝麻炒熟,和白細砂糖研成細末,吃湯圓時可在芝麻末中蘸一下,油潤軟綿的同時,便又多了層香脆的口感,很是奇特。
四川心肺湯圓
四川彭水縣的風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將豆腐乾、冬菜切碎,用豬油炒後制餡,煮熟配上鹵煮的豬心、豬肺及多種調味料而成。食用時,再調以蔥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鮮香可口。
長沙姐妹湯圓
姐妹湯圓長沙一家餐館的著名風味小吃,已有60多年歷史,由於早年經營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製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漿,取粉制皮,用棗泥、白糖、桂花做餡。其色澤雪白、晶瑩光亮、小巧玲瓏、香甜味美。
湯圓的功效與作用
保濕功效——黑芝麻湯圓
保濕,是肌膚的保養重點,而黑芝麻湯圓不僅口感爽滑有彈性、甜膩適中、香味濃郁,更兼有益肝、養血、養發的功效。利用節食來減肥的人,由於其營養的攝取量不夠,皮膚通常會變得乾燥、粗糙。如果與此同時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膚可獲得改善。經常食用芝麻,可使皮膚持續柔嫩、光滑、瑩潤。
緩解壓力滋補養顏——酒釀湯圓
酒釀湯圓中的酒釀利用的是梗米跟酒麴,經過3——4天的5℃定溫發酵釀製出來的,柔滑香甜不黏膩。把酒釀攪一攪,加熱然後加到煮好的湯圓裡,再加上事先以冰糖煮好的桂圓,增加滋補養顏、暖身減壓之功效,對那些工作繁忙的人來講,效果尤為明顯。
美白又養顏——雲南定心湯圓
可說是層次感最豐富的湯圓,是雲南人過年必吃的早點,餡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曬乾的雲南桔皮,最精彩的是湯底,用雲南野生玫瑰,曬乾後加入片糖及黃酒放入山洞內發酵半年以上,做成玫瑰花醬儲存。吃時宜將湯圓切開,讓花生粒及桔皮的香跟帶清醇酒香的玫瑰花湯融為一體,幾種香味同時向味蕾衝擊,實在非比尋常。
去水腫瘦身功效——紅豆湯圓
眾所周知,平時多吃紅豆可預防及治療腳腫,有減肥之效。因為其石鹼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心臟或腎病所引起的浮腫。另外其纖維有助排泄體內鹽分、脂肪等廢物,在瘦腿上有很大效果。所以,精緻加工而成的紅豆湯圓,口感爽滑香軟,回味無窮。營養價值方面,紅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B2、蛋白質及多種礦物質,具有清熱、補血、利尿、消腫、促進心臟活化等功效。
不過,雖然紅豆是營養成分極高的碳水化合物,但在消化過程中,其豆類纖維易在腸道發生產氣現象,腸胃較弱的人在食用紅豆後,會有脹氣等不適感,因此需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