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宵節的別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的別稱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的別稱,你知道幾個?

關於元宵節沒有幾個人知道的事

一、元宵節的別稱與起源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二、元宵節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說起情人節,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2月14西方情人節或者7月7日的七夕節,其實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情人節。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

三、「元宵」與湯圓並不是同一種食物

在元宵節這一天有「北滾元宵,南包湯圓」的習俗,很多人認為「元宵」與湯圓是同一種食物,其實不然。「元宵」與湯圓還是有區別的:

元宵的製作工藝是「搖」,把餡心沾水,用水沾上干糯米粉,再重複N次這個過程直到它很大。元宵的原料餡心較硬,外皮是干糯米粉;表面較毛糙不平,能感受到粉狀的質感。

湯圓的製作工藝是「包」,和包餃子差不多,用的是糯米粉麵團+軟餡。湯圓的原料餡心很軟,和包子餡差不多,外皮是糯米粉團;面較光滑平整,能感受到面皮的質感。

四、元宵節也是這些少數民族的其他節日

對於一些少數民族來說正月十五不僅僅是元宵節,更是屬於他們的特色傳統節日。

元宵節也是苗族的「偷菜節」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也是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元宵節也是彝族的「巴烏節」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曆正月十五。「巴烏」意為「打獵歸來」。巴烏節原本是歡慶狩獵歸來的習俗活動,沒有固定節日。舊時人們狩獵歸來收拾獵 物,獸頭給狩獵的指揮,獸皮給獵獲人,肉則燒烤,其間獸頭前、獸皮 跟、人從,圍火堆重現打獵動作。肉熟以後,眾人分食。後來逐漸演變成固定的節日。節日中的巴烏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鉈鑼和十二支嗩吶(閏年各用十三件)組成樂隊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輕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頭插錦雞和各種鳥雀的羽毛。裝扮成飛禽走獸,圍繞火堆踏歌起舞,表現各種動物的姿態,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獵手們則手持弓弩或鋼叉,將「獵物」圍住,朝「獵物」們旋轉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種狩獵動作。節日期間,還要進行 耍龍燈、 獅燈、白鶴燈等活動。

五、元宵節少為人知的習俗

除了吃「元宵」、吃湯圓、猜燈謎、鬧花燈、舞獅子這些眾所周知的習俗之外,元宵節當天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節日信息

名稱 元宵節

別稱 上元節、上元佳節、春燈節、燈節

節日時間 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活動 賞燈、猜燈謎、耍龍燈

節日意義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燈謎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綵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

耍龍燈

耍龍燈,舞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節日意義

元宵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是中國傳統節日,事實上其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遠遠勝於其他節日,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範圍局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干,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