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元宵節怎麼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福州元宵節怎麼過

福州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是福州一年中的第一個大節。「送燈」、「觀燈」、「燃燈」等活動是福州元宵節的重要習俗。

福州元宵節,娘家對出嫁之女必送燈,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觀音送子」燈,第二年如未生育,則送「天賜麟兒」燈、「孩子坐盆」燈,第三、四年如再未生養,便送「桔」燈,寓為「焦急」之意。生育後可送「狀元騎馬」燈、「天賜麒麟」燈等,直送到外孫16週歲為止。福州民間有一首童謠:「正月元宵燈,外婆愛外甥(外孫),送來紅紅桔子燈,吉利又添丁」,描繪了當時送燈的盛況。

賽年糕是福州元宵節的另一重要習俗。方炳桂說,福州家家戶戶蒸年糕,元宵節期間拿出來比賽,看誰家的年糕蒸得大,蒸得好看,年糕越大越好看,說明這家人今年的運氣越好。

同時,福州人還喜歡在元宵期間比養的雞的大小,養得大、養得肥,說明這家人善於持家。福州有句俗語:「公雞站在年糕上」就是講把公雞打扮成彷彿展覽的標本,漂漂亮亮的站在年糕上,供人們參觀評論。

另外,福州還有舞龍、舞獅、踩高蹺、猜燈謎等傳統習俗,襯托出元宵歡樂喜慶的氣氛。

做元宵、吃團圓飯

逢年過節就應該一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既然是元宵節,當然少不了元宵。元宵跟家人一起動手做的才更好吃。

元宵製作方法:

1. 冬菇洗淨切碎

2. 蔥切碎

3. 紫菜剪碎

4. 肉絞碎,將材料都混合,加入醬油,味精,芝麻油攪拌均勻

5. 糯米粉加水揉成團,揉出3分1的糯米團放入鍋中煮熟後,再將熟糯米團和生糯米團一起揉均

6. 糯米團分成小團

7. 小團揉成圓團再揉成薄皮

8. 放入餡

9. 捏成團

10. 做好的元宵,分開放置,可以放冰箱冷凍,也可馬上煮

11. 水燒沸,放入元宵開小火,不要蓋鍋蓋,煮到元宵浮起來即可

猜燈謎

不管是和家人吃飯還是跟朋友一起吃飯,飯桌上如果想活躍下氣氛,可以出幾個燈謎大家一起猜。

燈謎如下:

成語類:

愛好旅遊(打一成語)——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語)——不識大體

蜜餞黃連(打一成語)——同甘共苦

會計(打一成語)——足智多謀

逆水划船(打一成語——力爭上游

快刀斬亂麻(打一成語——迎刃而解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語)——自力更生

字類:

早不說晚不說(打一字)——許

上下一體(打一字)——卡

內裡有人(打一字)——肉

兩點天上來(打一字)——關

書籤(打一字)——頰

入門無犬吠(打一字)——問

半耕半讀(打一字)——講

日用品動物類:

一把刀,順水漂,有眼睛,沒眉毛。(打一動物名)——魚

兩眼外禿大嘴巴,有個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來相伴,綻放朵朵大紅花——金魚

像魚不是魚,終生住海裡。遠看是噴泉,近看像島嶼(打一動物名)——鯨

小時像豆號,在水中玩耍。長大跳得高,是捉蟲冠軍(打一動物名)——青蛙

為你打我,為我打你。打到你皮開,打得我出血(打一動物名)——蚊子

似鳥又非鳥,有翅身無毛,一臉醜模樣,專愛夜遨遊——蝙蝠

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動物名)——蝸牛

身穿綠衣裳,肩扛兩把刀。莊稼地裡走,害蟲嚇得跑(打一動物名)——螳螂

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個釵子(打一動物名)——螃蟹

黑臉包丞相,坐在大堂上(打一動物)——蜘蛛

看燈會

福州每年都有元宵燈會,而且是每個區都有不同的燈組,大家可以選擇離家近的觀看。

元宵燈會五大展區具體地點:

1.鼓樓展區

地點:以「中國夢·鼓樓情」為主題,在江濱西大道與楊橋西路交接口至江濱西大道與烏山西路交接口,全程1.7公里。

2.台江展區

地點:以「金猴賀歲·台江同樂」為主題,在閩江大橋至鰲峰大橋的北江濱中大道(江九路口向東延伸至長樂南路口段),全程約1公里。

3.倉山展區

地點:以「活力倉山·揚帆起航」為主題,特邀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燈會的製作團隊吳氏花燈參與打造燈會,在閩江南岸江濱公園入口至橫江支路口。

4.晉安展區

地點:以「夢圓晉安」為主題,在閩江南岸(融僑廣場—車站東—福文化廣場—尤溪洲橋下西側),全長約900米。

5.馬尾展區

地點:以「兩馬同心兩岸同夢」為主題,在馬尾東江濱公園(宗棠路口至葆楨路口1000米範圍內往東延伸)布展。

放孔明燈

看完燈會之後,可以找個空曠、離建築物遠的地方放孔明燈,寫上對親人、朋友、自己一年的祝福。

如何過一個福州的元宵節

元宵節,亦謂上元佳節。福州元宵花燈,始於漢代,至宋代被列為京都燈節的上品。《武林舊事》記述入京的福州燈采「純用白玉,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爽澈心目。」福州的桔燈、菜頭燈、蓮花燈等,形態別緻,色澤鮮艷,獨具福州鄉土生活氣息,引人注目。

據王應山《閩大記》載:福州「沿門懸燈,通宵游賞,謂之燈市。」這一習俗,也始自宋代。其時家家戶戶,張燈懸門,十里燈街,紅光輝映。州縣官吏,每逢元宵,倡導大鬧花燈,「官民同樂」。

福州元宵不僅燈市輝煌,還有擺設鰲山,供人玩賞的。「春燈絕勝百花芳,元夕紛華盛福唐;銀燭燒空排麗景,鰲山聳處現祥光。」此詩描繪昔日閩都燈市和鰲山的盛景。元宵城門開禁,鰲山向外,郊外人家入城觀賞,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元宵鬧花燈自初七開始,昔日福州南後街與南台專售紙制各種花燈。挑的有八角燈、球燈、西瓜燈;扛的有關刀燈、龍搶珠燈,後來還有飛機燈、戰艦燈等;地上走的有猴騎綿羊燈、牧童騎牛燈、狀元騎馬燈;堂上掛的有宮燈、走馬燈等。當時有首詩云:「華燈成市將元夕,色色精工費剪裁,幾種寄供新歲玩,清光四壁照銜杯。」描出了福州燈市的盛況。

老福州人在元宵節有「吃三粿、喝青紅」的傳統。以前,福州人在元宵節當天並不吃元宵,主要吃「三粿」,即:糖粿(年糕)、芋粿(肉丸)和菜頭粿。在台江洋中路周圍百姓有「雞角企糖粿」的習俗,「魚丸扁肉燕,切面豆腐芋」說的是福州百姓元宵節飯桌上的全部食物。

青紅酒,在老福州人家中很普及,許多人家都會釀製,將糯米配少許大米,蒸六、七分熟,晾乾,拌入適量紅曲,有時可加少量白曲,放入酒罈,密封發酵,出酒時經過濾,成為當年青紅酒。而泥封靜置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青紅,不破而有酒香溢出,破泥而觀,酒香撲鼻而來,色澤青紅濃稠,入口極軟,易咽爽口,卻後勁十足。

福州的元宵分甜、鹹兩種,一般由元宵皮和元宵餡組成。皮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和糯米,兩者適當比例,「大米太硬,糯米太軟,兩者混合,先將米泡在水裡一天一夜,之後再經過磨、壓、瀝干、吊漿等工序,最後捏成皮。

元宵餡則有甜鹹之分。鹹元宵的餡由鮮豬肉加調料製成,也可用雞肉代替鮮豬肉,有講究的人家還會在其中加入一些干貝。而甜元宵用的餡則是「八果」。雖然名為「八果」,但其實並非8種甜果,而是以芝麻、花生為主,有時會加入紅棗或者梅色(加工過的胡蘿蔔片)。把芝麻、花生炒熟以後,壓成粉末,再包進備好的元宵皮中即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