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元宵節習俗有什麼不同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少數民族元宵節習俗有什麼不同

少數民族元宵節的習俗

滿族

滿族人在正月十五日這天,各家各戶都要懸掛各式各樣的綵燈,有的地方還要舉辦冰燈會。在農村,正月十五日晚上,家人要舉行驗月份的活動。先用蕎麥面製成十二盞燈碗,標上十二個月份,第一碗中放一顆豆子,然後放在鍋中煮。豆粒脹大意味著澇,豆粒小的預示乾旱,不大不小的表示風調雨順。此活動表達了滿族人民祈盼好收成的美好願望。

農曆正月十五晚上,結婚的女子不許看娘家的燈,兒媳不許看婆家的燈,需去姑、姨家躲避。正月十六,滿族婦女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婦女們結伴在雪地裡行走,看誰走得快且不濕鞋。據說這樣可去除百疾。

藏族

藏、回、土、蒙古等少數民族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青海湟中的塔爾寺舉行盛大的燈節。塔爾寺,藏語稱「拱本」,是十萬佛像之意,相傳是為紀念黃教創史人宗喀巴所修建。燈節時,白天,人們興致勃勃地觀賞佛殿和寶塔,夜晚到來時,寺院內點起盞盞酥油燈,徹夜不熄。塔爾寺的能工巧匠用靈巧的雙手和新穎的構思,用晶瑩潔白、細膩鬆軟的酥油和各種顏料塑成各種爭奇鬥艷的酥油花、千奇百態的珍禽異獸、小巧玲瓏的亭台樓閣、形態逼真的佛經傳說和人物等。巧奪天工的精湛藝術,吸引了成千上萬前來觀賞的人們。五彩繽紛的酥油塑品,在燈光照耀下,與金碧輝煌的殿堂交相輝映,宛若群星燦爛。燈節期間,還要舉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戴著千奇百怪的假面具,身穿盔甲和繡花袍,在鑼鼓、鈸、嗩吶等的伴奏下,跳起古老、歡快的舞蹈。在殿外廣場上,還有舞獅、舞龍燈、舞犛牛等表演。

東鄉族

正月十五這天傍晚,東鄉族要舉行「跑火把」活動。村村寨寨的青少年組織起來燃起麥草紮成的火把,在田野奔跑,一隻隻火把在夜色中連成一條長長的火龍,彷彿「火龍」在蜿蜒飛舞,村中的長輩及婦女們站在村頭觀望。據說火色越紅,喻示著當年的收成就越好。

朝鮮族

正月十五日早晨,朝鮮族有飲「耳明酒」的習俗。此酒並非特殊釀製,但要空腹喝下。據說喝了耳明酒可使耳聰。朝鮮族還要舉行「望月架」活動。正月十五前由小伙子們從山上砍來木桿和松枝,搭起幾米高的望月架。傍晚來臨,當一輪明月徐徐升起時,幾位被推舉出來的老人爬上望月架,誰先看到明月,誰就福星高照,喻示著在新的一年裡將萬事如意。

苗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在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舉行占龍坡會。其主要內容有蘆笙賽、踩歌堂、斗馬、鬥雞、賽馬、舞獅子、對山歌等活動。所有活動中以蘆笙賽和斗馬最為熱鬧。正午各村賽的蘆笙隊圍成圓圈,吹起歡快悠揚的蘆笙調,姑娘和小伙子們圍繞蘆笙跳起歡快的舞來,參加者多時可達千餘人,場面十分熱烈。屆時,附近的侗、瑤、漢等兄弟民族群眾亦前往參加娛樂活動。

納西族

納西族在農曆正月十五舉行棒棒會。棒棒會又稱「彌老會」,大家聚集在各集鎮,交流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品竹木器具,以備春耕之用。晚上舉行歌舞表演。

壯族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的壯族在正月十五有踩風車的活動。踩風車是在木條搭成的風車架上,四人一組,每人分別手握木架,先由著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時圍繞著圓圈轉,轉到地面者,再用力一蹬,使風車輪旋轉不停。在相同的時間內,轉得圈數多、姿態美者為勝。踩風車既可以鍛煉人的意志、促進身心健康,還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

黎族

黎族每逢正月十五有跳竹竿的習俗。跳竹竿負有一種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的色彩,其中以美孚黎地區最為興盛。正月十五日夜晚,人們在飯後穿上節日的盛裝,蜂擁至村前寨後,燃起篝火,點起火把,開始跳竹竿。人們以此方式告祭先靈,祈求風調雨順。跳竹竿時分擊竿者和跳竿者兩部分。平行放在地上的稱枕竿相距2至3米,其上橫放八根竹竿為打竿。擊竿者相向跪在枕竿的外沿,每人兩手各握一竿,在音樂、鑼鼓的伴奏下,按照節拍和鼓點,不斷將手中的兩根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地在枕竿上擊打、滑動,發出悅耳的呱噠呱噠聲。跳竿者亦要根據節拍在竹竿間雀躍,並做出磨刀、篩米、鹿跳等動作。擊竿者擊竿的速度越來越快,跳竿者的動作不僅要優美舒展,而且動作要敏捷利落,如果被竹竿夾住腳、腰等處,就要受到圍觀者的哄笑。

元宵節趣聞

伴隨元宵佳節流傳至今的,除了節日各種習俗外,還有許多關於元宵節的趣聞,這些趣聞表達了人們的愛憎及幽默。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中國民間十分流行的諺語,其出自一個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

唐朝有一個叫田登的人,在他任州官時,特別忌諱別人提他的名字,因「燈」與他名字的「登」諧音,所以全州人為避諱,把「燈」稱為「火」,在元宵節到來之際,官府張貼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因田登平日一向為非作歹,人們就結合「放火」的字樣,總結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成語,來比喻統治者可隨心所欲做壞事,而老百姓的正當行為卻要受到限制。

宋朝有個人叫蔡君謨,在他任福州知州時,為了粉飾太平,命令元宵節每家必須點七盞燈。當時有一個叫陳烈的人,做了一盞徑達丈餘的大燈籠,並在上面題了一首詩:「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窮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無妙曲。」陳烈的這首詩在當時充分表達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對於民眾這種委婉的諷勸,蔡君漠不敢再違背民意,回府後即下令罷燈。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故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不想話剛一出口,就被袁肚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一道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二字,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 「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鬧元宵的活動

(1)踩高蹺 高蹺也稱為「高蹺秧歌」,是秧歌舞中的一種,源自漢代,古稱「蹺伎」。北方高蹺秧歌隊每隊10至12人,一律由男子扮相,分別裝扮成頭陀和尚、漁翁、漁婆、樵夫、賣膏藥的、小二哥、俊鑼、丑鑼、丑鼓、文扇、武扇等角色。表演時,表演者要踩著有腳踏裝置的木棍,手持羅帕、彩綢、扇子等道具,隨著樂曲翩翩起舞,舞姿自由、即興,動作無嚴格的規範和統一的模式。武功好的高蹺表演者不僅能向前走,還可向後退;他們時而單腿跳躍、牽手急行,時而反身下腰,搬朝天蹬,劈叉坐地,令人目眩。

(2)跑旱船 旱船也稱為「採蓮船」、「跑旱船」,是由花車演化而來的,自唐代起就已流行,角色是一男一女,乘船的是「艷女」,划船的是「老翁」。旱船製作與花車大致相仿,只是將車改為船,表演技法上更重視跑步與拳腿罷了。表演時,8至10只船排成一列或兩行;每隻船上二人合舞,一人做出乘船的狀態,另一人手持船槳輕輕划動,做出船行水上的樣子;有的則是邊歌邊舞,所表現的內容多是表現勞動和愛情生活的。

(3)花車 花車也稱「車兒燈」,是花鼓燈的一種,角色為兩男一女,但均由男子扮相。扮老翁的推車,扮艷女者乘車;小丑打岔,戲耍艷女。花車是用竹、木、秫秸扎制而成,外蒙彩布,拴在艷女腰間,造型如乘車。表演時,車前是整組的蓮湘隊伍,數輛花車列於其後。舞者舞姿隨意,並無特定規則,但比較注重姿態與步伐。

另外,北方灤州一帶盛行驢子會,也是由花車會、旱船會發展而來的。驢子會的道具是用竹木、彩布製作的毛驢,分為多組,每組四人以上;角色是騎驢的俏婦、牽驢的傻小(俏婦之夫)、迷色的和尚、風流秀才等,這些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表演時幾人配合默契,各具情態;俏婦花枝招展、打情罵俏,傻小憨態可掬,和尚、秀才爭相與俏婦調情,彼此打岔……這些民間花會幽默風趣,極富表現力,因而深得群眾喜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