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來歷和習俗
冬至節的來歷與習俗
冬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所以,永定河沿岸民間又把冬至俗稱為「日短」。他們認為,從冬至開始,陽氣四開,又有了「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故冬至有3種意義:一是陽極之至;二是陽氣之至;三是日行南至,故謂「冬至」。
從冬至這一天起,到驚蟄節後6天,共有九九八十一天,九天稱為一個「九」,即:公歷從12月21日或22日至次年3月11日或12日。永定河沿岸民間稱這段時間為「數九寒天」,還曾有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永定河兩岸民間的「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俗稱「亞歲」。舊時,每到冬至前幾天,各家各戶要準備好魚肉、蔬菜等食物,先祭祖先,後拜父母尊長。
冬至節還要吃餃子,這源於一個故事:醫聖張仲景,原是一名官員,時值寒冬,他告老還鄉。在途中,他看到很多窮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好多人的耳朵甚至都凍爛了。孫仲景看到這種情況後,心裡非常難過。冬至這天,他在空地上,搭起大棚,架起大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溫熱的藥材,熬煮煉製「祛寒嬌耳湯」。煮好後,分給每人一碗。另外,把羊肉和藥材搗碎,用麵粉皮包成耳朵形狀的「嬌耳」,分給凍傷人每人兩隻。人們食後,頓覺渾身發熱,兩耳起暖。從冬至到大年三十,張仲景用這種方法把人們的耳朵凍傷都治好了。從此,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便模仿「嬌耳」的樣子,做成了「餃子」。
過了農曆十一就到了冬至(大約陽曆為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開始數九。入九以後,民間流行消寒活動,逢九日飲酒消寒,席間慣擺九碟九碗,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滿族人則不同,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殺豬祭天,即祭「祖宗桿子」。在大門的東南角立一高旗桿,頂端為葫蘆形,稍下放一方形木框,內裝用碎豬腸,豬腔骨拌的米飯祭祀烏鴉,烏鴉是滿足古老氏族的圖騰(氏族標誌,北方氏族多以飛禽為族標),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俗稱「神余」。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都相繼進入寒冷的季節。此時正值我國的小寒、大寒節氣。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又有「小寒大寒寒冷冰團」之說。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於小寒,但在氣象的記錄中,則往往是小寒卻比大寒寒冷,可以說是全年24節氣中最寒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三九」又恰在小寒節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月初寒當小……月半則大矣。」按當時的情況延續至今而已。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寒冬臘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特別注意防寒保健,平安度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歡歡喜喜迎新春。
特別是年輕人在寒冷的臘月,有的人穿著則「只要風度不要溫度」。這種極端的著裝是不合理的。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的空氣層的厚度有關。羽絨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織物氣孔不直通,兩種保暖性能都很不錯。寒冬臘月外出時,應注意以保暖為主。「寒從腳起」,人們腳的保暖尤為重要。
冬天我們該如何養生呢?
中醫養生,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原理,對人體進行順應天地裱花的調養,以保持生命健康。中醫傳統經典《黃帝內經》,對養生做了鼻祖式的啟迪。
黃帝內經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就講明了冬季如何養: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稿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據「養生堂」節目講,恰逢秋冬季節,天氣變化急促,起居失節,人體易受寒氣而生寒冰、痛病。常年應用灸法,只要開展寒凝經脈、陽虛內寒性疾病的灸法治療,如胃痛、洩瀉、脫肛、失眠、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痛經、月經不調、遺尿等。有需求者可向醫生咨詢。
現在,人們過冬至節雖不如過去那樣熱鬧了,但冬至餃子和冬至肉還是要吃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冬至這天人們所吃的食物也越來越科學了越來越健康了。
冬至的來歷和習俗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過冬至節。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來的一個節氣。早在春秋時代,我國已經能夠用土圭觀測太陽來測定冬至的準確時間,大約是在每年陽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那麼為什麼叫冬至呢?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的氣候都進入了一個最為寒冷的時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或「進九」,故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之說。
據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我國古代,人們對冬至非常重視,被當作一個重大節日。過冬至節的習俗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在我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不少地方還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據《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上天賜予人們的福氣,是一個吉祥之日,所以應該慶賀。
在漢朝,冬至這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據《後漢書》中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日良辰而後省事。」所以冬至這天朝中官員都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好友相互以美食饋贈,相互拜訪,愉快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據《晉書》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現在,我國仍有一些地方過冬至節。如我國北方冬至有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冬至這一天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有些地區冬至這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河南人冬至吃餃子之習俗,俗稱吃「捏凍耳朵」。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天,適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冬至。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還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焦慮。於是他就吩咐隨行人員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入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做「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奇跡般地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這天,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故而形成「捏凍耳朵」的習俗。後來人們稱它為「餃子」,或稱為「扁食」和「燙面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