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冬至,俗稱「冬節」,它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由於太陽直射點直射南迴歸線,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而過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那你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的民俗和傳說
舌尖上的餃子:冬至吃餃子的民俗和傳說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你知道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嗎?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捨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捨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捨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捨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各種餃子餡的吉祥寓意
芹菜餡—即勤財之意故為勤財餃
勤:即勤奮、勤勞;經常,勤密(頻繁)源源不斷,謂之勤財。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更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
韭菜餡—即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
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是祈福長久的物質財富;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但願人長久——健康、和睦、快樂、幸福。
白菜餡—即百財之意故為百財餃
百:量詞,即百種、百樣之意,謂之百財。對百樣之財的祈福;或為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願。
香菇餡—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或為對晚輩表達出希望其出人頭地的美好祝願。
酸菜餡—即算財之意故為算財餃
算:即核計,清算。如果錢多到要算一個晚上,那是多少呢?謂之算財;或為對選擇的祝福,選擇大於努力,願親戚朋友都能有個好的選擇,選擇好。
油菜餡—即有財之意故為有財餃
有:即存在,凡是看過趙本山的小品人,誰會忘記「有才,太有才了!」這句名言呢?。謂之有財;祝福你有財,更祝福你有才。
魚肉餡—即余財之意故為余財餃
余:即剩餘,多出來的,祝福您年年有餘,謂之餘財。付出的是辛勞,得到的就是財富,余留下來的是健康。
牛肉餡—即牛財之意故為牛財餃
牛:即牛氣之意,炒股朋友們的最愛,天天逢牛市,牛謂之牛財;更祝願朋友身體健康,牛氣十足。
羊肉餡—即洋財之意故為洋財餃
洋:即廣大,眾多;比海還廣闊,祝您發洋財,謂之洋財。
大棗餡—即招財之意故為招財餃
招:即招喚,有如財神,天下間的財富,由你調遣,謂之招財。傳統是喜歡在餃子裡面包上錢幣,吃到的就是運氣最好的,可又不是很安全、衛生,所以包上大紅棗,祝願吃到的就會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招氣十足。
野菜餡—即野財之意故為野財餃
野:即野外,或為意外。試問,綠色、健康的意外之財,誰不喜歡呢?謂之野財。
蔬菜餡—即財到之意故為財到餃
財到:即財到了、財神到、既有接財納富之意。蔬菜餡,即為素餡、菜餡,謂之財到。
甜餡—即添財之意故為添財餃
添財:即增加、增添之意。即為甜食或為湯圓、月餅等;更與天才諧音,謂之添財。
冬至還吃什麼?各地習俗大不同
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憶西施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而吳國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
在冬至,蘇州人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後來,為了紀念西施創造的這種美食,蘇州人便把餛飩定為冬至節的食物。
寧夏冬至要吃「頭腦」
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一鍋五顏六色的羊肉粉湯就做好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潮汕地區冬至祭祖先、吃甜丸
在潮汕地區,冬至又稱「小過年」,是民間一個大節日。在這一天老百姓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在沿海地區,則要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祭拜祖先,為漁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歸來。
潮汕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之說,其中「冬節圓」就是湯圓了,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在冬至這一天吃甜丸的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在很久以前,這些甜丸不僅是用來吃,人們還將甜丸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之上,一來是這甜丸圓圓的,預示明年豐收、全家團圓,二來是為了答謝老鼠給農民送來五穀種子。如今人們也不在貼甜丸,不過冬至節吃湯圓的習俗依舊流傳至今。
江南水鄉冬至節吃紅豆糯米飯
在我國的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不過,這個疫鬼最怕紅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紅豆糯米飯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上海冬至家家吃湯圓
舊時上海,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這一天習慣吃湯圓,來慶祝冬至的到來。用糯米粉做成麵團,裡面包上各種餡料,做好的湯圓用來祭祖以及互贈親朋。
杭州人一天三頓吃年糕
杭州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來慶祝。每逢冬至,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等種類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圖吉利,寓意年年長高。
中華大地上的各種冬至飲食風俗至今依然廣為流傳,足以見這一天對於百姓農耕勞作以及生活作息帶來的重要影響。的確,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至,在此之後又有小寒、大寒和數九接踵而至,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因此從冬至之後冬季要多注意保暖,在飲食上也要多食溫熱食物,增強禦寒能力。
台灣:九層糕祭祖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在冬至這天,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故事 | 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話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如中國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緯2°33』)這天的白晝達11小時59分,海口市約為10小時55分,杭州市為10小時12分,北京約9小時20分,而號稱「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緯52°58『)也僅有7小時34分。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開始「進九」。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冬至習慣叫做伏九,流行過伏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北吃餃子」
那麼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呢?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捨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捨「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南食湯圓」
為什麼吃湯圓呢?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