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詩句 著名的端午節古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 著名的端午節古詩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 著名的端午節古詩

《端午日賜衣》

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浣溪沙》

宋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漁家傲》

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乙卯重五詩》

南宋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節的介紹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各種各樣的粽子

端午的粽子多為家家戶戶自己包裹。一般在五月初一便開始準備包粽子所用的原輔料,如購糯米,買赤豆、豬肉、火腿、棗子、玫瑰醬等。初三上午早早出門到菜場購買粽葉。粽葉因各地不同而異,北方以蘆葦葉為多,南方以著葉為多。粽葉又有新鮮和干的兩種,新鮮粽葉是剛摘割下來的,色碧清香,一般人家都買新鮮的粽葉。干粽葉是隔年摘割後曬乾的,色黃,清香味也淡。將粽葉買回後,放入鍋中沸水煮透撈出,浸在清水中待用(以淹沒粽葉為度),還要準備細麻線包紮用。另將糯米淘好瀝干水,倒入盆內,這樣便可著手包粽子了。我國粽子的形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豐富,可說是多姿多彩,形狀各異,而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三角粽、四角粽、錐粽、菱角粽、筒粽(少數民族為多)、秤錘粽、九子粽、小腳粽、枕頭粽等。

其中以筒粽、九子粽、小腳粽頗具特色。

筒粽

形似四方,原是少數民族用芭蕉葉包糯米蒸煮成飯,帶往路上或勞作地充飢的一種吃食。後來傳到探族,用紗布包糯米成四方形,蒸煮食之。現在的筒粽是用著葉包的。形如長方,一頭呈平扁形,一頭有兩隻角,包起來很複雜,手中技巧性強。筒粽包起來不能太緊,而要略鬆(以著葉包米後能搖出響聲為好)。由於包得較松,燒煮後也比較爛適合老人、孩子食用。食時可蘸白糖,也可蘸玫瑰醬、桂花茜、蕃茄甜醬,不僅味道甜醇,並且有助消化。

九子粽

即為九隻粽子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大的似拳頭,小的只有大姆指的指甲那麼小。九子串成一串,非常好看。九子粽的扎線,一般不用麻線,而用九色彩絲扎,因此,就更加增色。九子粽大多作為饋贈鄰里和親友的禮物。也有送給新婚夫婦的,或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媳婦。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更是多子多福的象徵。

小腳粽

形酷似舊時代婦女的小腳,可以說一模一樣。

小腳粽包起來相當複雜,手腕功夫很重要。一般是左手掌著葉,右手抓米,每抓二把米,便要添一張粽葉,不然粽葉的長度就不夠用。而每添一張粽葉的同時,需用二隻筷子將米捅得結結實實,這樣重複不下十次,直至粽子達到小腳粽形似的長度為止。小腳粽結實異常,包好後拿在手中堅硬如石塊一樣,燒煮後也非常結實。故小腳粽食時,往往牙齒會咬出血來,可見其硬度。而人們就是喜愛小腳粽堅韌和清香,吃起來有嚼勁。小腳粽每一隻的最很大,有的一隻可包半斤,至1斤米。因此小腳粽往往是人們出門帶在路上充飢的粽子,既耐饑,又方便。難怪中外人士要驚呼,中國的「粽子」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