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七夕節的習俗
閩南七夕節的習俗
在閩南地區,七夕除了保留著與其他地區相同的乞巧、拜魁星等習俗外,還有其獨特的、帶著濃厚民間色彩的民俗。
閩南因其地處東南沿海宗教氛圍濃厚,加之該地區人們普遍認為傳說中的「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七娘媽」,所以人們將其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並將七夕衍化成「七娘媽」的生日,即「七娘媽生」。據閩南籍台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一書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台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每年這天,人們便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
另外,在閩南地區還有其別具一格的七夕傳說,即:當年天帝因七仙女與董永觸犯天條擅自成婚而大發雷霆,便施法以銀河為界將這一對夫妻隔開,但又念及其女兒的身份,加之其夫妻之恩愛,後則允其每隔七天相會一次,命喜鵲將命令傳給他倆,不料喜鵲不知何因竟把七天一相會誤報為每年七月七日一相會。至今,閩南地區還保留著「客鳥(喜鵲)報錯喜」的俗諺。雖然喜鵲報錯喜誤傳消息,但傳出去的是天帝的命令,就必須將錯就錯不得再次更改,於是天帝就罰喜鵲於每年七夕日為牛郎織女搭橋。據說,七月初七這一天之所以見不到喜鵲的影子,就是因為它們都搭橋去了。七夕過後,喜鵲頭部皆禿頂,那是牛郎牽牛過鵲橋時,牛蹄子蹂踏所致。民間還說,七月初七這一天必定下雨,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會偶爾飄下一陣毛毛雨,那是牛郎織女流下的情淚。閩南民間也說是「七娘媽流眼淚」。
「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這是唐代文人林傑寫的《乞巧》風情詩。七夕乞巧反映了勞動人民向勤勞手巧的織女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願望,閩南也不例外。據《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七夕「乞巧」、「陳瓜果」、「小兒拜天孫」,這便是證明。按照這一習俗,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娘媽」為義母(閩南話稱「契母」)。到了十六歲,當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對其長大成人、與「七娘媽」脫離關係進行洗禮。在漳州,乞巧顯的更複雜些,漳州婦女們陳瓜果七盤,茗碗爐香各七數,用針七枚,取繡線於焚紙光下伏地俄傾穿之,以能否穿過多寡評巧。清代的《漳州四時竹枝詞》中「巧在天孫不用猜,女人乞巧刃;癡哉。一年一會牛郎話,那有工夫送巧來」寫的就是此民俗。而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城市家庭現已摒棄該民俗,但在農村中仍可見其遺存。
除了乞巧、七娘媽生、拜天孫外,七夕在漳州地區也有女兒節之稱。據說,這一天少女們都會準備胭脂、香粉、鏡子、茉莉花、水果等在月下設香案祭祀織女星,祈求良緣和美貌。此外,漳州也稱七夕為「婆姐生」,「婆姐」即娘媽的侍女,為直接守護兒童的搖籃和床的神明。按照這一風俗,家中若有未滿十六歲小孩,其父母便需於七夕日將糖飯、海蟹、芋頭、韭菜、龍眼、石榴擺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神」,並用「白酒」、肉酒和飯各一碗敬婆姐,並燒「婆姐銀」,以此祈禱孩子平安、聰明、健康成長。
七夕節習俗介紹
七夕節習俗,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
不過,古人乞巧不獨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閨中秘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指一種小型蜘蛛。
《東京夢華錄》則說:「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曾提及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到了現代,七夕節又被人們正式地稱為「愛情節」。許多商家和民眾稱之為「中國情人節」,但由於「情人」一詞可能產生的歧義,以及七夕傳統習俗中並沒有情侶約會的內容,因此民俗專家認為稱為「情人節」不適當,而應稱「愛情節」。
在中國大陸,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人們對七夕的熱情比不上西洋舶來品「情人節」。
台灣和香港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七夕節情況堪憂,比不上日本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