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由來及習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七夕節

七夕的由來及習俗

七夕節的由來和習俗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七夕節是為了紀念誰

牛郎是人間孤兒,父母雙亡之後,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給牛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擅於織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與其他仙女一道到銀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來到銀河邊將織女的天衣偷走。織女不能重返天宮,遂於牛郎結成夫妻,生有一兒一女,自耕自織過著幸福美滿生活。天帝知道後大為震怒,派了天兵天將到人間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十分悲痛,抱著一雙兒女哭作一團。老牛臨死前,囑咐牛郎在它死後穿上它的皮即可攜兒女上天宮去尋找織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著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時,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二人之間頓時出現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泣。織女和牛郎及他們兒女的哭聲感動了天帝,天帝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每到七夕,大家就會出門去看牽牛、織女星渡河相會。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鬱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鹹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鹹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