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農曆幾月幾日_中秋節農曆時間
中秋節農曆時間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便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中秋佳節時。說起中秋節的來歷,很多人都不清楚。古人每個季節都有孟、仲、季三個時間段,這跟我們現在的說法是不一樣的。分別把每個季節分為前中後三個時間段,而每年的秋天也分為三個時間段,而每年的農曆8月15日,正是屬於秋天的中間時間段,所以,自然就叫中秋節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們喜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快樂。
中秋節的祭月習俗
皇家祭月
所謂「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在先人的觀念中,日月代表著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正常生長的保證。《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視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禮》記載:「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擊鼓奏樂,祭月迎寒的場面。《禮記·祭義》有「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陰陽關係,祭日於高台,祭月於坑穴。《史記·封禪書》還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
秦漢時期祭月在皇室禮儀中繼續傳承。秦時,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於成山,祭月於萊山。漢武帝時,則「夕夕月則揖」,行朝日夕月之禮。北魏、隋唐直至明清歷代沿用秋分祭月禮儀。明世宗時,還在北京修建夕月壇,專供天子於秋分設壇在夜晚祭祀月神,這就是現在的北京月壇公園。《明嘉靖祭祀》記載:「秋分祀夜明於夕月壇。」又曰:「夕月壇每三歲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則遣文臣,夕月則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親自在月壇祭月。其他年份則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民間祭月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為朝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的祭月禮儀,也逐漸流傳到漢族民間。禮儀式的皇家祭神行為變成了大眾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動,並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沿續下來。同時,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離秋分最近的滿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習俗開始成為求月神賜福,男人求功名利祿,女人則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編醉翁談》卷四「八月」中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顏如皓月。」
明清時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祭拜儀式。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風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描述的是中秋節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設祭案,案呈月餅月果等圓形供品,對月拜祭。而後焚燬月光紙,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動在民國期間仍然風行,只是四九年後才因形勢的變化而逐漸消失,所以現代人中秋節只知吃月餅而不知祭月。然而,近幾年來又重新開始出現由官方或漢族民間組織的祭月活動。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而著稱。孔夫子有「不學禮,無以立」的庭訓。祭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排在我國傳統「五禮」首位的吉禮,就是祭祀天地神靈之禮。
所以說,祭月活動重新受到重視應該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祭祀禮儀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每年清明節祭祀黃帝陵、端午節祭祀屈原、中秋節祭月以及孔子誕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動,將會成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中華文明的主要禮儀。
中秋好去處
中秋節旅遊景點推薦:揚州
推薦理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區區二十字,幾乎是全世界華人耳熟能詳的一首名篇。這樣的佳句是李白在何情何景而作呢?
《靜夜思》寫於公元726年左右,李白時年26歲。在揚州旅舍,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若遊玩了人間天堂杭州或者園林之城蘇州,再看揚州也許顯得有些樸素和安靜,而靜謐的揚州之景卻能讓不少遊客」憶江南「,這全因揚州的小橋流水如詩如畫,田園村舍別有韻味,若配上一輪明月絕對是賞月之佳地。
中秋節旅遊景點推薦:廣西桂林
桂林賞月絕佳之地有恨多處,情由境生,不同的場景引發人生出不同的感情。
月亮山是攀巖愛好者常來的地方。由於石峰上有宛如一輪明月的圓洞而得名。山下有一條」賞月路「,隨著路線的變化,眼前的明月便由盈轉虧,又由虧轉盈。桂林的象山,象鼻和象身中間有一水月洞,江水從洞中橫貫而過。中秋之夜,乘小舟在江上游,駛入水月洞,便見」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絕妙景觀。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駕小船駛入水月洞,呈現出」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景觀。在月夜裡撐竿漓江中,不失為一種雅興。龍竹搖曳,群山作陪,月影隨漣漪蕩漾,一生的追求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