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中秋,朋友圈怎麼曬才能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中秋節

遇上中秋,朋友圈怎麼曬才能贏

遇上中秋,朋友圈怎麼曬才能贏

在要贏的路上,我們永不停歇,無論是在家還是出遊,展示一個更好的中秋都需要這些曬朋友圈的必勝姿勢,今天就都打包給你——

Round 1 | 曬旅遊&定位

中秋選擇出遊,說明你是一個心懷「詩和遠方」的人——今年的中秋夾在了十一長假的中間,長假多一天,更適合出去浪。

國內游:

但是如果在國內,大部分熱門景區都將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在色彩斑斕的人群中,或者找個石碑,隨便來一張遊客打卡照曬朋友圈,其實只能證明到此一遊,刷票圈的盆友只會迅速劃過,毫不留戀。

去大家都去過的常規景點,想要贏,除了靠攝影技術和P圖技術,你還可以解鎖這些姿勢:

1 同樣的風景,尋找特殊角度,等待特殊時機。

比如中秋在台灣放天燈,為了方便有些遊客就選擇在白天放一個,慘淡的天空+凌亂的人群+寥寥無幾的天燈,實在是不吸引人。

所以需要等待一個特殊時機,也就是晚上人多的時候,滿滿的天燈才夠氣勢,重點是把相機舉高對著天,如果拍到下面攢動的人頭以及大家手裡的手機,就又破功了。

另外,這種大片最好只發一張,配上幾句寫意的文字,一個技術B的中秋攝影比賽就交差了——

2 多走幾步,避開主要人群。

雖然黃金周處處是人潮,但有些人滿為患的常規景區,其實是多走一步,就會找到人少適合拍照的地方。

比如國內小清新旅遊目的地代表廈門鼓浪嶼,在碼頭附近的遊客真的是會「堵人」的。

但其實人流會主要集中在一些點,比如商業街、著名地標,走向小島深處,總是能找到漂亮又相對人少的地方,在這種地方凹出來的照片才能贏——

出國游:

如果是出國遊玩,這幾個姿勢也同樣適用於火爆的經典景區。另外,在國外想在票圈贏一局,還可以用這些方法:

1 小眾高逼格目的地

國外旅遊其實也有鄙視鏈,一般是歐美→澳非中東→東南亞,曬的目的地越小眾越高逼格,就越容易在「比賽」中獲勝——

比如,曬出一張在冰島泡溫泉的票圈,不用多說,大家就懂了你有錢有閒,還品味好的內心OS了。

不過,攝影技術依然不能丟,起碼要找個沒人的角度,因為現場依然可能是醬紫……曬了這張,你的冰島就等於白去了...…

2 融入當地,入鄉隨俗

歐洲小眾目的地雖然逼格高,但沒有中秋的氣氛,而亞洲的很多國家都會有濃濃的節日氣氛。

比如在新加坡,因為華人占很大比例,到了中秋,整座城市都會沉浸在中秋的氣氛中。

通常在濱海灣花園會有非常傳統的花燈展,曬票圈的時候還能以金沙酒店當背景,曬節日的同時,順便曬個地標——

而在緬甸他們的光明節就類似我們的中秋節,在八月的月圓日要大張燈火,並通宵達旦慶祝,非常熱鬧,加入其中,並使出「小盆友殺」,顯得你不僅enjoy旅途,還善良有童心。

3 風景不夠,穿衣打扮來湊

其實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有一招是通用的,多帶幾套衣服,穿得美美的,像時尚博主一樣po圖,贏也是自然的,地點什麼都是浮雲——

而對於boy們來說,捯飭得乾淨利落,和景色來個合影同樣能贏,范主建議大家拍背影,既不用擔心顏值不夠,還顯得神秘又文藝——

Round 2 | 拍食物

休假當然離不開美食,何況對於我們舌尖上的中國人,十一不管去不去旅遊,曬食物都是「攝影大賽」的一個重要環節。

曬月餅:

中秋的主題美食,肯定是月餅,先不管拍你的月餅是人人嫌棄的五仁,還是新晉網紅奶黃流心,今天要揭曉的技能都是怎麼拍好看:

1 背景乾淨有質感+俯拍

其實拍任何東西,都講究一個背景乾淨有質感,像這樣太生活化,就算月餅真的好吃到飛起,發到票圈別人也只想把你拉黑。

找一個白盤子,放在乾淨的桌子上,書可以當個道具,從上俯拍就齊活兒——再把VSCO一類的bigger濾鏡一加,你的月餅妥妥就贏了。

2月餅的自身顏值

這幾年月餅的種類越來越多,包裝也越來越美。

比如時尚大牌們推出的月餅就非常好看,Gucci今年的月餅就美到不行,范主擺好用手機就能拍出雜誌感。

其他的大牌也是一樣,顏值和逼格齊飛,像今年的菲拉格慕走時尚風,巴利走奢華風——

曬螃蟹:

另外一個中秋必吃的美食,就是大閘蟹啦,然而要把螃蟹曬好看其實蠻難的。曬螃蟹就像擺盤一樣,目標就是要精緻。

1 給螃蟹「鬆綁」,不要拍太多

大閘蟹因為是活蟹上籠,所以都不會把繩子解開蒸。做熟之後,蟹黃容易跑出來,自家做的賣相都不怎麼樣。

就算用了有質感的大理石盤,溢出的蟹黃+染了色的繩子,照片的效果也是很雜亂……

如果是在飯店吃,就可能遇上自助餐的大閘蟹山,這種時候拍一座山,的確看起來紅火,但也是談不上什麼bigger。

而我們說的中秋品蟹,「品」就在於一個「少」字,所以發票圈的時候最多兩隻,而且要記得給大閘蟹都鬆綁,小屜和一小樽黃酒是最好的道具,行家的形象分分鐘出來——

2 曬出技術流

吃螃蟹原本就是個慢條斯理的技術活,當別人「暴力拆分」的時候,你卻秀出了自己的蟹八件,講究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配文:現在就開動——

其他中秋美食:

當然,各個地方在中秋也都有特殊的美食可以曬,不一定要隨大流才能體現出中秋的氣氛,比如在廣東地區就有好吃的豬仔餅,如今的造型也是萌萌噠↓

在日本的習俗中,中秋雖然沒有月餅,但是有Q萌的月見糰子,曬到票圈,成為大魚大肉中的一股清流吧——

Round 3 | 曬月亮

中秋月圓人團圓,曬頭頂的明月自然是最應景的。

曬月亮看似簡單,其實還真是個技術活,因為如果真的用手機「當頭一拍」,出來的效果就是渣渣到不知道是個啥。

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曬月亮正是展現你技藝精湛的大好時機,范主有一個朋友,每年十五月圓,都會拍幾張月亮留念。

關於曬月亮,可以參照下面幾種姿勢:

1 結合地標,曬大片

如果你身在海外,或者在旅途中,曬坐標的同時,帶上一輪明月,外國的月亮雖然沒有更圓,卻更容易勾起人思念家人的情感。

如果你所處的地方,正好有一個很高的標誌性建築,那麼讓它和月亮重貼在一起,照片也是非常超現實的。

2 結合水,曬出意境

曬月亮,是為了突出賞月的雅興,在紛擾的CBD賞月,總不如在山水之間來的愜意和正統。

比如在西湖上,遊船賞月,曬票圈的時候再加上自己的即興詩詞,那逼格高得就不是一點點了,拿下票圈「最詩情畫意獎」非你莫屬。

若沒有湖水,海上生明月的意境也是一樣很棒,圓月和海水中的倒影相互呼應,看看都覺得心馳神往。

3 邊吃飯邊賞月才是最傳統

故人飲酒和賞月總是分不開,現代人卻很少有機會能在露天的地方吃飯了。找一家漂亮又兼顧意境的露天餐廳,美食X地標X圓月,勝出幾率MAX——

比如之前的北京前門M餐廳這樣的地方,在露台吃飯能看到名勝,也算是一種私家景致吧,更重要的是晚上還能賞月。

再比如北京頤和安縵的院子裡,遠離城市的紛擾和喧囂,一片安靜的天一輪圓滿的月,這樣的中秋晚宴才是最地道的打開方式——

Round 4 | 曬感情

其實說中秋要「贏」,也是調侃,中秋是個滿含思念和情意的節日,我們追求的「贏」,正是希望把節日過得更好,同時也想在這天把情懷表達出來。朋友圈裡,曬出情感,讓看到的人有所共鳴才算真正的贏了。

1 穿越時空曬親情

曬完月亮,不要忘了曬曬家人,跟親人團聚在一起,來一張中規中矩的全家福,儘管應景,但卻少了一些新意。

可以和家人一起重現小時候的照片,像這樣穿相似的衣服,擺同樣的pose,回到同樣的場景,不僅有趣還展現出時光的變遷,在票圈的「曬親人」環節就勝券在握——

和父母一起「情景還原」,更多了一些傳承和溫情,勾起大家對團聚的共鳴更是多多。

2 重溫民俗,用記憶喚起共鳴

現在城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節味兒也越來越淡了,身在異鄉,那些年屬於中秋的記憶,還記得多少?

所以在朋友圈裡曬曬值得懷念的民俗,就是一件很能引起共鳴的事。當然中國這麼大,民俗各不相同,不同地域也有不同曬法。本地特色+走心故事才是打動朋友圈的關鍵,你可以這樣曬:

比如,對北京人來說,小時候中秋就是一件兔兒爺的玩意兒;

時間飛逝,連兔兒爺也跟我一樣變胖了……記得小時候聽到「捏面人兒的來了」,爸爸總是第一時間給我買一個兔兒爺,讓我去發小面前顯擺一番——現在換我給他買,去跟哥們兒們顯擺吧——

對福建人來說,中秋是博餅的一顆骰子;

每年中秋爺爺總會在海碗裡丟下第一顆骰子,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擲出狀元的快樂,現在卻很難有這種單純的歡喜了。中秋難回家,希望小輩們還知道怎麼玩——

對四川人來說,中秋是一盞點亮的桔燈……

四川的小孩中秋都要做桔燈,雖然我小時候做得不好看,但孩子卻心靈手巧,他奶奶說這桔燈還有點中西結合呢——

中秋佳節,可能很多人都跟范主一樣留在工作的城市,不能回家團圓,但一個小擺件、一個小道具,就足以勾起對親人們的思念。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很多民俗已經漸漸變淡,即便如此,它們留給我們的記憶卻依然溫暖。不管怎樣,節日終歸是節日,應該有更好的禮俗,應該珍重親人間的每一次相聚。

在這個閒暇時間被網絡佔據的時代裡,你有多久沒和家人一起熱熱鬧鬧地共度一個夜晚了呢?

而海南的中秋習俗是放天燈,范主彷彿聽到了海浪的聲音和孩子們的歡快的笑……

最生動的要數廣西行月這一幅啦,和著蘆笙的音樂、對唱的高歌,起舞的侗族阿姐彷彿要從畫裡跳出來了。

這個中秋,也許你正在外周遊,也許你身海外求學,也許你依然留守在奮鬥的大城市……兒時的記憶固然美好,但更重要的是當下的思念與團圓。

下面這段音頻,就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公司高管的心聲,風光背後,卻錯失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現在他想告訴你↓

這個中秋,表達愛的方式是

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在外打拼的人來說,支持他們走下去的,往往是回憶中的某個瞬間和團聚時親人們的笑臉。

今年中秋,如果可以,就不遠千里見個面;如果異地相隔,也要給親人送上一聲問候,給父母寄去一份禮物,不管是一套廚具、一件毛衣、還是一本充滿回憶的相簿……無論天南海北,這一刻,禮應更好。行動起來,抓住當下,即使沒有回家,你也可以有一個美滿的中秋。

中秋節月餅的起源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日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進獻士兵床戰用的天元益健和大批美女以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也越來越精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