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過中秋節吃什麼_福州人中秋節吃的食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中秋節

福州過中秋節吃什麼_福州人中秋節吃的食物

福州過中秋節吃的東西

「鯉魚餅」是福州中秋節的另外一種特有的習俗。通常是由外公、外婆在中秋節期間送給外孫、外孫女的餅,其形狀就像兩條鯉魚並在一起。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做包點,在上面繪上兩條鯉魚,一種是做成兩條鯉魚的形狀,裡面的餡和月餅一樣。「鯉魚餅」有兩種寓意,一種是鯉魚放生,含義是「放子化三千」,祈求多子多孫,另一種則象徵鯉魚跳龍門。

福州中秋節特色小吃推薦

鍋邊糊

稱「鍋邊糊」或「鍋邊」。是福州獨有的小吃。外地如上海、台灣、香港等地的鍋邊糊店,幾乎都是福州人所開。其主料為米漿,鍋湯燒開後,將米漿淋置鍋邊,稍 干後用小鏟刮入鍋中,與雞鴨肝雜、蝦干、墨魚乾、香菇、黃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湯合成。其特點是面薄而卷,湯清不糊,味美適口。舊時,福州南台、下渡一帶百姓 三月「迎大王」(土神)時,家家戶戶都做鍋邊糊。鍋邊糊至今仍為福州人習見並愛食的早點。由於鍋邊易熟,故福州俗語叫「鍋邊一煮就熟」。鍋邊糊也流傳到福 州以外地區,如莆田。

芋泥

以檳榔芋煮熟搗爛加紅棗、櫻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豬油等輔料製成。芋泥中的上品稱為「太極芋泥」和「八寶芋泥」。由於豬油蒙蓋,製成後貌似 冷食,實則熱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為甜點推出。福建東部沿海地區皆有做芋泥的習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為有名,是福州地區典型的甜食。福州民間盛傳, 當年福州籍愛國英雄林則徐曾在廣州以家鄉風味芋泥「宴請」洋人,讓其燙破嘴皮而出醜。閩東福鼎產的良種大檳榔芋製成的芋泥,質地細膩,堪稱一絕。

光餅

又稱「征東餅」,其來歷有段掌故。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部追殲倭寇至福清牛田(今龍田)。為減少炊時, 戚繼光佈置各營以炭火烤灸用麵粉做成的兩種圓餅。一種小而乾燥;一種大而鬆軟,略帶甜味。兩者中間均打一小孔,用繩串背於身上,便於士兵攜帶作為臨時干 糧。由於它隨處可充飢,增強了隊伍的機動性,為平倭立功。此後,為紀念戚公,福清及福州、閩清等地人民仿製這兩種圓餅,前者叫「光餅」,後者稱「征東 餅」。後有人在光餅上添上芝麻,成了「芝麻光餅」,又叫「福清餅」。福清一帶每遇清明,用它作祭品。立夏時,孩童們將模仿各種飛禽走獸形象製成的光餅掛在 脖子上,追逐嬉戲,增添節日氣氛。將光餅掰開,夾入韭菜、鮮蟶、嫩筍、紫菜等即成「鹹燒餅」;如加糖則為「甜燒餅」。老輩福州人倘憶起舊時「提(苔)菜 餅,辣菜餅,豬油渣夾我福清餅」的叫賣聲,倍感親切。舊時這些叫賣人頭頂「小店」,小巧別緻,左右分書「聞香一嘗三打掌,知味十步九回頭」小聯,裡面擺放 著甜醬、辣醬等。外地客走過福清,旅外僑胞返鄉省親,也都要買一串嘗嘗。

閩東的福安也產光餅,該市阪中村的光餅很有名氣。當地光餅店附近,每有豆芽菜的攤點,因為光餅夾豆芽菜餡是福安風味小吃。

福州中秋節美食推薦

雞茸魚唇

魚唇是犁頭鰩魚嘴唇肉的干製品,脆嫩、味鮮、膠質豐富。「肉米魚唇」、「雞茸魚唇」、「寶玉魚唇」是福州地區喜慶宴席常見的湯菜之一,當人們酒酣口膩之時,嘗一嘗酸辣可口的風味菜餚,口感一新。

雞茸魚唇是福州傳統名菜,以海產中的珍品魚唇去腥後加紹興酒醃醉,用刀背將雞脯肉剁為茸狀,燒成雞茸湯,放入魚唇烘燴,撒上火腿末即成。此菜色澤雪白,魚唇軟糯,富有膠質,雞茸香醇,味鮮爽口,是高級宴席中必備的大菜。

琵琶蝦

琵琶蝦又名「蝦蛄」,也叫琴蝦。蝦目蟹足,狀如蜈蚣,觸角兩對,第一對較長,呈鐮刀狀,體蒼灰色,尾節紅色。大者長及尺,小者兩三寸,產於淺海沙底,一年四季都可捕撈,春季是盛產期,這時的蝦蛄,肥大鮮嫩,肉中含有一條蛋黃,稱為「紅心蝦蛄」,最好吃。蝦蛄含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極高。具有壯陽補腎,活血生津等功能。到過福州市旅遊參觀的人,都會吃到肉鮮味美的蝦蛄。或油炸、或清蒸,或生煮,多種吃法,各具風味。

荷包魚翅

已故閩菜大師強祖淦,是泡發乾貨的專家,他煨制的魚翅,首屈一指。其侄兒強曲曲,繼承大師衣缽、泡發、煨制魚翅的技藝精湛。原料選用上等背翅,成品形如荷包,美觀雅致,故名。此菜特點是魚翅軟滑透明,味道清醇葷香。「荷包魚翅」,是他1983年獲「全國最佳廚師」稱號的代表作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