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什麼要放風箏_歷史由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重陽節

重陽節為什麼要放風箏_歷史由來

重陽節放風箏的歷史由來

據史料中記載與古詩的描述,北方人放風箏多集中在清明時節,而南方人則多集中在農曆九月初九重陽之時,福州也因此一直保留著重陽時一定要登高放風箏的民俗活動。為何南北方差異如此之大?為什麼南方人多在重陽時放風箏?這是因為放風箏因其對氣候風力的要求,本身就帶著強烈的節令性有關。

由於北方在清明節前三個月內,風向最穩,一旦清明過後,季候風襲來,黃沙漫漫,因此人們以清明為分界線,習慣在那時放風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俗。與之相反,因氣候的關係,農曆九月,南方季風漸強,時節秋高氣爽,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南方人則養成重陽節時放風箏的習慣。

據《漳州府志》記載:「九月登高,童子作紙鳶放於野,方言謂之『放公叉』。」《廈門志》中也有記載「重陽,登高放風箏」一說。

傳說,重陽時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燒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廣東《鶴山縣志》載:「於秋初放紙鷂,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斷其線,任其隨風而去,謂之『流鷂』,以除疾病雲。」

可是與之相對,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風箏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兩種解釋針鋒相對,讓人莫衷一是,不禁莞爾。

雖說「九九重陽放風箏」的習俗與氣候節令有關。但是經過漫長的歲月與傳說的渲染,放風箏,不僅僅成了娛樂的項目,也成了重陽節必做的一件事。相傳這源於漢代桓景與費長房的故事。農曆九月初九,桓景向費長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藥,迷路山林,後經鴿子引路,才找到費。後人為紀念此事,以紙糊鴿子,登高時隨帶上山發放,有祈福去除晦氣之意。

放風箏要注意的事項都在「風箏線」上。有的地方風箏斷線是好事,意味著把晦氣放走了,有的地方像潮汕地區,風箏斷了線,千萬別撿,小心把別人的「衰運」撿回家。

在潮汕農村,有不少人信命運,認為每逢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是「轉運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攜帶自己的風箏登高放飛,意謂「衰運」盡去,「好運」將來。人人都想方設法讓自己的風箏順利高飛並任其飄流,以償心願。不過有不少風箏在中途放飛時斷線,故潮諺曰:「九月九,風箏斷線滿天走」。對斷線飛來的風箏,人們忌撿,怕撿到別人的「衰運」。

在福州,撿斷線風箏到底晦不晦氣,沒有一個準確說法,但是福州人重陽登高放風箏,最忌諱的就是「風箏斷線」,連提到這幾個字都是不被允許的。「斷線風箏」不吉利。意味著有不好的事會發生。過去人們嫁女兒,剛過門或還沒進門,女婿就死了或毀婚,就叫「斷線」,可見對風箏線斷了這件事,人們很忌諱。

台灣重陽放風箏的習俗,則與之相反。放風箏時不僅外形爭奇鬥艷,還以「風吹相咬」(就是玩風箏「打架」)為樂事。好鬥者往往會在風箏上加裝暗器,如小鋸片或尖銳的鉛片等,用來切斷對方的絲線,或者是放長絲線去纏拉大風箏的尾巴,然後再用力一扯就將大風箏拉下來了。

如果不幸風箏被扯下墜地,也往往成了眾人搶奪的目標。俗語說︰「風吹斷落土,搶到溶糊糊。」就是說這種激烈爭奪風箏的場面。戰敗者則以「風吹斷了線,傢伙(財產)去了一半。」來形容自己的損失慘重。

重陽節放風箏的習俗各地不相同,但都有祝福的寓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重陽節這天放風箏哦!

放風箏對健康的3大好處

1. 讓眼睛得到休息

手機、電腦看多了,不免會感覺有點眼睛累。解決的辦法,就是需要不時看一下遠方。

至於多遠才算遠?多遠才能讓我們的眼睛好好休息休息?就像飛起來的風箏那麼遠吧。

當然,能讓眼睛暫時離開電子設備的照射,也算是大功一件。

2. 放鬆頸部肌肉

抬起頭成 45°角仰望天空,也許並不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具有「文藝氣息」,也不會「想當然」地就治癒了頸椎病,但絕對可以放鬆日趨僵硬的頸項部肌肉。

當抬起頭看風箏的時候,平日裡被抻拉的肌肉得以縮短,平日裡緊張的肌肉也能得到放鬆。

3. 舒緩溫和的戶外運動

放風箏這個行為很有意思,兩個人能放,一個人也能放,跑著能放,走著也能放。這和風箏都種類、風力的大小,以及放風箏人技術都有關係。

但是,這個事兒的重點是,得去戶外放,還得活動著放。

這個戶外活動不會讓人過於疲勞、歇斯底里,它只是需要溫和地跑兩步、走一走、扭扭腰、壓壓肩、扯扯線,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優雅地調動了全身的肌肉,精妙地鍛煉了身體協調性。況且曬曬太陽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就這樣,絲毫感覺不到枯燥或是無趣,輕鬆地運動著,融進了清新的自然。

放風箏的技巧

1. 避免割傷

常見的風箏線材質有棉線、牛皮線、玻璃線、尼龍等等,這些線結實、纖細、輕盈。在風箏起飛時,絲線被飛快地抽出,被賦予了極高的速度,而在升空後,那看似彎曲的絲線實際上也處在了一種「繃緊」的狀態,被賦予了強大的力量。這時,不管是速度,或是力量,都可以使原本繞指柔的絲線變為無情的利刃。

放風箏的人需要意識到風箏線的危險性,在放飛時可以戴手套保護自己,避免將風箏線直接纏繞在手上。

在風箏升空後,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風箏線在什麼位置,並時刻注意周邊環境,以防近似「隱形」的風箏線割傷來往的行人。

2. 防曬

防曬其實並不僅限於放風箏,所有的長時間戶外運動都應該注意防曬,而且防曬這件事兒不分性別,不論老幼。

這裡說的曬傷指的是紫外線曬傷,紫外線就在陽光中,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有損傷皮膚的能力,短時間內的強紫外線照射會出現皮膚的灼傷,若是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中,則會增加「皮膚癌」發生的可能性。

可以塗防曬霜,也可以通過簡單而有效的物理性保護,比如穿長袖長褲、戴防曬帽等。

3. 保護眼睛

放風箏本是休息眼睛的絕佳機會,但也要分情況來說,比如說太陽的光太猛烈的話也會傷眼睛。

人類的眼睛承受不了過於明亮的光線刺激;眼睛中也有相應的保護機制來避免強光帶來的強刺激:比如在強光的照射下,瞳孔會縮小,那就是在限制強光線的進入,減少強光給視網膜帶來的傷害。

但這種保護機制的作用很有限,而且無法長時間提供保護,建議戴上太陽鏡,保護一下我們的視網膜。

4. 注意高壓電線

傳說科學家富蘭克林放了一個風箏故意讓閃電擊中,是為了證實「閃電是電」,幸好我們並不需要重複這個傳說中的試驗。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就有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兩側各 300 米的區域內放風箏。也就是說:玩歸玩,咱離供電線路遠著點。

5. 選擇空曠平坦的場地

關於選場地,一是有地方起跑,二是不至於磕磕碰碰受到外傷,三是最好人流量小點。就像上文說的,風箏一旦升空,那條相對靜止的風箏線近乎「隱形」,若是來往行人太多,很容易會被風箏線割到。

不管這個場地怎麼選,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