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廷除夕宴會做什麼菜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除夕

古代宮廷除夕宴會做什麼菜式

古代宮廷除夕宴會做的菜

年夜飯備辦的烹飪原料主要是滿族傳統食物。如在清宮的膳食檔案中記有乾隆四十九年舉辦除夕筵宴中所用的物料的數額,其中乾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數額為:豬肉65斤,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關東鵝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另外,制點心用白面5斤4兩、白糖6兩。這些物料大多是「關東」所產,反映出滿族的固有食俗。

大宴桌上的菜點由外到裡分成八路,有各式葷素甜鹹點心,有冷膳,有熱膳,共六十三品,還有兩副雕漆果盒,四座蘇糕、鮑螺等果品、麵食。各種膳點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間的距離也都有尺寸要求。所謂「鮑螺」並非今日宴席所吃的鮑魚、海螺,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鮮,偶爾吃魚,也只吃松花江進貢來的銀魚、鱘鰉魚。這裡的鮑螺,是一種海產品晾乾後磨成粉做成的點心。

大菜之外有果鍾八品,及奶子、小點心、爐食、敖爾布哈、鴨子餡包子、米麵點心等小吃分東西排列,其中「敖爾布哈」係一種滿族油炸的麵食,還有四品南北小菜。皇宮中的規矩,各個嬪妃都有自己的飲食標準,平時單獨開伙。但是年夜飯,妃嬪們也有幸來陪皇上吃飯。除了皇帝的家室之外,還有六桌陪客,每桌冷熱菜點一共二十四品,比起皇上就少多了,而且盛菜的碗也降格為瓷碗了。

古代除夕的宮廷習俗

清朝的帝王們大都喜寒怕熱,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暢春園」、「圓明園」等園林裡度過的,只有到了每年的春節,才起駕回到宮中過年。皇帝一般在臘月二十六日就「封筆」、「封璽」,停止辦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開筆」、「開璽」。

據《清史稿·禮志》記載,正月初一早晨天剛亮,百官要齊集太和殿廣場給皇帝拜年。那天,廣場上排列著鑾駕儀仗,大殿屋簷下排列著皇家樂隊和金鐘、玉磬等樂器。到了辰時(7點),欽天監官員宣佈時刻已到,午門上鳴鐘擊鼓,樂隊奏響音樂,皇帝登上太和殿寶座,鑾儀衛官員甩響靜鞭,贊禮官高喊「排班」。百官依照廣場上擺放的銅製「品級山」所標注的品級位置,列隊下跪。這時由兩名大學士跪捧賀表,由宣表官宣讀。讀畢,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禮。禮畢,皇帝賜座賜茶,百官又要叩頭謝恩。茶畢,靜鞭再鳴,樂隊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賀歲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這時,皇帝便將早已備好的裝有「如意」的荷包,賜給身邊的八旗子弟、宮女、太監們。而荷包裡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銀如意、玉如意和銀錢幾種。乾隆皇帝登上太和殿接受百官拜年之前,通常在他的寢宮養心殿裡飲一杯屠蘇酒。他專用的酒杯重達1斤,用黃金鑲嵌珠寶特製,稱為「金甌永固杯」。金甌寓意江山,「金甌永固」意即「江山永固」。

老百姓過年最講究的是年夜飯,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家平日裡是難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節,才特許后妃們陪宴。除夕早上,皇帝與皇后、妃嬪們在重華宮共進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黃米飯)、餑餑、年糕等,花樣多至十品到二十品,但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除夕團圓年飯要於申正(下午4時)舉行。實際上,在中午12點就開始擺桌佈置涼菜、點心了。晚宴擺在保和殿或乾清宮,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龍大宴桌」,桌邊圍上黃金繡的桌圍子。大宴桌與皇帝的「寶座」之間設一「長几」,菜點都擺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時再由人取到長几上。

古代除夕習俗

1、驅儺

驅儺在宋代有大儺儀、小儺儀之分。盛行於宮中的主要為大儺儀。據宋代人解釋,大儺,意在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這天,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冑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而對比其他史料記載,南宋時期的臨安驅儺儀式也大體如此。

2、送節物

史料記載,除夕這天宋代皇帝有賜文武大臣鍾馗像的風俗。如北宋神宗時期,宋神宗就命畫工摹拓鍾馗像,然後雕版印刷精裝後,將成品賜給中書省和樞密院中的官員。除夕之夜,神宗又派入內供奉官就東、西府給賜鍾馗之像。而在民間,當時的人們也送門神、鍾馗等節物之禮俗,如宋代史料筆記《雞肋編》記載,除夕日送節物,必以大竹兩竿隨之。

3、年餺飥

餺飥,是宋代除夕所製作的一種特色小吃,類似於今天羊肉泡饃等湯餅類的食物。宋人就有冬餛飩,年餺飥的說法。大詩人陸游《歲首書事》一詩有言:中夕祭余分餺飥,犁明人起換鍾馗,並自註:鄉俗以夜分畢祭享,長幼共飯其餘。又歲日必用湯餅,謂之冬餛飩、年餺飥。

4、試年庚

陸游《劍南詩稿》有云:鄉俗,歲夕聚博,謂之試年庚。即將除夕這一天的賭博輸贏視為預測下一年人生命運的遊戲。另外陸游《新歲》一詩中,明燭聚呼盧之句便專指此遊戲。

康熙取消除夕國宴的原因

據《康熙起居註冊》記載,1689年,即康熙二十八年這一年的除夕是例外的。這一天,康熙帝特別糾結鬱悶,他破例取消了定制中的國宴。

因為這一年直隸一帶乾旱,顆粒無收。臘月二十六日,他下旨大學士伊桑阿、直隸巡撫於成龍等對災民進行賑濟。二十九日,他得到的匯報情況是,庫銀已到州縣災民手裡。可是,他仍不放心,又下旨讓山西巡撫親自到蔚州、廣昌兩縣賑給。他嚴令「務令災民得沾實惠。」

除夕的上午,康熙帝的臉上沒有春節的喜悅,他坐在乾清宮裡顯得很不安。這時大學士伊桑阿等人勸道:「四海九洲幅員甚大,況本朝土宇尤極廣遠,為從來所未有。若必載載豐稔水旱不侵,實有不能。今皇上因直隸一隅,睿念焦勞,未嘗少釋,雖當歲節,日親政無異平時,臣等皆悚懼不寧。至昨御史李時謙兩疏,殊無緊要,臣等以明日元旦,其疏今晚姑送進。」

這番話的大意是,我們國家疆土很大,直隸不過一隅,如果想年年豐收是不可能的。現在皇上您因為直隸的旱災就憂鬱糾結,一直不休息,過年了仍然堅持辦公,我們很擔心。李時謙昨天上了兩個折子,我們看了沒有大事,明天就是初一了,今晚他的折子不要送來吧?總的意思,是勸皇上休息,好好過年。其實也有探測聖意的目的,即國宴還搞不搞了,王公大臣們在保和殿外等著呢。

然而,康熙不為所動,他堅定地說「仍照常送進!」《起居註冊》記到這裡,又說了一句「少頃,上問皇太后安」就結束了,成為康熙朝少見的除夕國宴的空白。

看起來,那年的除夕,康熙確實取消了國宴。《起居註冊》是皇帝日常生活政務的日記,一般說來,是真實可信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