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吃團圓飯的來歷是什麼
原因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人們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關」,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飯後,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
意義
到了除夕這天晚上,全家人都要團聚在一起,舉杯祝酒,一起吃年夜飯。在外地的家庭成員,凡是能夠回家的,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中,所以年夜飯又叫「團圓飯」。據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除「疫癆之鬼」,這是除夕的由來。除夕夜,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夜達旦不眠為守歲。古代人吃年夜飯時,桌上放一個燒的很旺的火爐,全家人圍著火爐吃年夜飯,因此也叫「圍爐」,不是日子過得紅火興旺。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因為一年之中大家都很忙,只有過年才能團聚在一起,所以特別重視除夕的團圓。古人用餐時男女不同席,但吃年夜飯時,男女老幼都在一起吃,不是全家永遠歡樂團聚。
注意的事項
1、膳食結構搭配合理
人體應保持微鹼性狀態,如果人體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膽固醇都比較高,人就容易疲勞,同時抵抗力也會下降。而葷菜幾乎都是酸性食品,因此,節日飲食切莫餐餐只吃大魚大肉,要有鹼性食物搭配著吃。蔬菜、水果是富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元素的鹼性食品,含鹼量最高的要數海帶,其次是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
2、品種選擇切忌獵奇
野味不是常見的肉類食物,其品質不在有關機構的檢測範圍之內,攜帶了哪些疾病、寄生蟲等等消費者都不得而知,安全隱患非常大。
3、餐具選用莫忘安全
一般說來,陶瓷餐具在餐具中毒性最小,但如果色彩非常鮮艷或帶有彩飾可能含鉛量過高;鋁制餐具無毒,但長期使用有可能導致老年癡呆;鐵製餐具毒性不大,但切忌使用生銹的鐵製餐具;不銹鋼餐具有微毒性,其中含有的鎳、鈦對人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