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驚蟄的民間習俗有哪些
民間習俗
1、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倣傚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蘇北及山西一帶有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也有說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
2、驚蟄打小人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驚蟄民間習俗,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3、驚蟄祭白虎
古人以白虎為獸中之王, 能夠驅邪,驅百害, 每年驚蟄日拜祭白虎,驅百蟲,免受蟲害。同時,在十二生肖當中,有其中的生肖,會犯白虎煞和天狗煞。後逐漸演變成犯白虎煞和天狗煞的生肖,或覺得運氣不順,犯小人的人就會在驚蟄日,祭拜白虎, 祈求一年平安順逐, 驅除小人與病害。所謂祭白虎,是指祭拜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然後可以打它。
4、驚蟄祭雷神
驚蟄的節氣神乃雷神。雷神作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諺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語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繼天公之後的重要神祇。在台灣,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錘,就是他用鐵錘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5、:客家人炒蟲
驚蟄日驅蟲、除蟲、吃蟲的習俗,起源非常古老,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留著與客家「炒蟲」類似的傳統。客家民間則以「炒蟲」方式,達到驅蟲的功利目的。驚蟄這一天,閩西古汀州地區客家人,或在熱水中煮帶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間認為這樣可以消滅多種小蟲,故俗語稱「炒蟲炒豸,煞(煮)蟲煞豸」。驚蟄是冬眠昆蟲開始復甦活動之時,因此客家先民主張早期滅蟲。驚蟄日,汀州客家還有做芋子粄或芋子餃吃的習俗,以芋子象徵「毛蟲」,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蟲。
旺運注意事項
祭白虎化是非: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打小人」驅趕霉運:驚蟄象徵新春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驚蟄民間習俗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招貴人:有貴人幫扶,自然是行事順利,身心舒暢。誰都希望有貴人相助,那麼,在驚蟄時節採取一些招貴人的措施,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借助生肖之間相合、三合的關係,擺放或佩戴與自己生肖六合或者三合的生肖飾物,有助於招來貴人,相助自己。
招桃花:需要桃花運的可以在3月6日至20日當中,到東南面放生。明末天台宗高僧蕅益大師說:「一杯水不救車薪火,唯設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車火未有不滅者。今殺運紛紛,並同分惡業招感,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可見放生是佛教的種善因培養慈悲心很好的方法,放生功德無量,可以提升桃花。
驚蟄的意義
驚蟄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寶貴經驗。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滿足菜、麥及綠肥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防止濕害則是最重要的。俗話說:「麥溝理三交,賽如大糞澆」、「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溝」。必須繼續搞好清溝瀝水工作。華南地區早稻播種應抓緊進行,同時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隨著氣溫回升,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應進行修剪,並及時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發葉,提高茶葉產量。桃、梨、蘋果等果樹要施好花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