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喝什麼養生湯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驚蟄節氣

驚蟄時節喝什麼養生湯

驚蟄養生湯

銀耳鶉蛋湯

材料:銀耳12克,鵪鶉蛋10個,冰糖適量。做法:水發銀耳,除去雜質,放入碗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將鵪鶉蛋放入冷水鍋內煮開,撈出,放在冷水中剝去外殼。另用潔淨小鍋,加清水和冰糖,待燒開後放入備好的銀耳,鵪鶉蛋,撤去浮沫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強精補腎,益氣養血,健腦強身之功效。對貧血,婦嬰營養不良,神經衰弱,氣管炎,血管硬化、心臟病、代謝障礙等病人均有補益作用。常食之能防止老年疾病,並能延年益壽。

豬心棗仁湯

豬心1個,酸棗仁15克,茯苓15克,遠志5克,味精、精鹽各適量。先將豬心剖開,洗乾淨;茯苓、酸棗仁、遠志用細紗布袋裝好,紮緊口與豬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後改文火慢燉,至豬心熟透後,加入少許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此湯有補血養心、益肝寧神之功效。適用於心肝血虛所致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以及陣發性心動過速、風濕性心臟病、神經衰弱、癔病等。

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陳皮6克,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做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污,切塊。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芯洗淨,淮山用水稍浸,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功效:本湯能補脾健胃,去濕止瀉,對於濕氣重而又大便稀爛者尤宜。

燉龍眼黨參鴿肉湯

龍眼肉30克,黨參30克,白鴿肉150克。先將鴿肉洗乾淨,切成小塊,與龍眼肉、黨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燉湯,鴿肉熟後飲湯,食肉和龍眼。此湯有滋肝腎、益脾氣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血虧虛、脾氣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心悸不寧、失眠健忘、氣短食少等。

牛蒡海帶湯

材料:海帶120克,牛蒡子9克,豬骨頭湯100克。做法:將牛蒡子用1杯水以弱火煎至一半份量,隔渣留汁備用。將豬骨頭湯和牛蒡子汁放入鍋中同煮,用少許醬油調味,煮滾時放入海帶,再煮片刻便可飲用。功效:此湯有解毒利咽、祛風除瘟之功,適用於春季流腦、發熱惡寒、頭痛寒戰、咽喉疼痛等病症。

淮山芡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污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百合山藥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百合80克,山藥片40克,陳皮2克,生薑1片。做法: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滾,改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食用。功效:鯽魚有滋補作用,而山藥性味甘平,可補益脾胃、益肺滋腎。此湯補而不燥,益肺腎,經常飲用可以健體、健美皮膚及開胃。

養生菜品

香椿炒蛋

材料:嫩香椿頭150克,雞蛋6個,鹽、料酒、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香椿頭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再撈出放入冷水變涼,撈出過涼切末。

2、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入香椿、鹽、料酒,攪成蛋糊。

3、炒鍋注油燒至七成熱,將雞蛋糊倒入鍋內,翻炒至雞蛋嫩熟,淋上少許熟油,裝盤即可。

功效:具有滋陰潤燥,澤膚健美的功效。適用於虛勞吐血,目赤,營養不良,白禿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強人體抗病、防病能力,適宜春季防感冒。

牛乳粥

材料:鮮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粳米淘洗乾淨,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後,燒沸即可。

功效:補虛損,益肺胃,補氣養血,生津潤腸。

禁忌: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虛寒作瀉、痰飲積滯者慎食用。

氣候特點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可謂左河水之「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這時,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還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

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