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養生有哪些飲食建議
飲食建議
春分飲食少酸多甜
專業中醫師提醒大眾,春分時節的飲食,宜清補不宜濁補,大量氣血外行,重補不易運化,清補則有利於輕清之氣的通暢。孫思邈所言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亦養脾氣」,意思是春季宜少吃酸食,多吃甜食。
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在進入春天之後,人們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因為此時人體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所以人們可以適當多吃些甜食,所需的熱量由甜食供應。
在眾多甜食之中,以紅棗和蜂蜜為春分時節的首選。中醫認為,紅棗、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由於紅棗、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有益氣解毒的功能,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吃幾個紅棗或飲用1—2匙蜂蜜(以1杯溫開水沖服或者加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防病藥膳
黃芪白蓮粥
原料:黃芪60克,人參12克,大棗30個,白蓮子60克,粳米150克。
製法:
1、將人參和黃芪分別放入盆中用清水洗淨。
2、將人參和黃芪一起放入砂鍋中,倒入適量天然飲用水或中性礦泉水,以沒過藥材兩厘米為宜,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分鐘左右,將藥汁潷出並倒入乾淨的碗中。
3、將大棗和蓮子分別用清水洗淨,備用。
4、將洗淨的大棗、蓮子、粳米放入砂鍋中,倒入適量天然飲用水,用武火煮開。
5、將準備好的藥汁倒入砂鍋中,用文火慢燉至米粥黏稠即可。
食用功效:具有益氣、補血、健脾的功效。可用於氣血虧虛、脾虛失運所致的神疲氣短、心悸不寧、失眠多夢、動則喘促、常自汗出、食慾不振、腹脹便溏之人佐餐食用。
佛手瓜炒竹筍
原料:竹筍200克,佛手瓜60克,植物油30克,蔥適量,味精、鹽、花椒少許。
製法:
1、將竹筍去皮,對剖成兩半,切成片,放入盆中用清水洗淨備用。
2、將蔥剝去外皮,切成段,備用。
3、將佛手清水洗淨,切成片,備用。
4、將砂鍋置於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燒製七成熟,下花椒、蔥段爆香,再放入筍片和佛手片用武火翻炒。
5、翻炒至筍片、佛手片斷生後,加入鹽、味精,炒勻即可。
食用功效:此菜口味清新,竹筍性微寒,味甘,無毒,歸胃、大腸、肺經,有清熱化痰、解毒透疹、利水消腫、潤腸通便、健脾益氣的功效;佛手瓜具有理氣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適宜於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以及氣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此菜熱量低,適合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佐餐食用。
飲食注意
一是注意養肝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於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需要注意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甘味食物能補肝益腎,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而酒會傷肝,春季更不宜飲酒。泡點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熱的作用,或是飲用電解質豐富的飲料,如寶礦力水特,也是春季的佳飲。
二是注意食物的陰陽互補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餚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三是注意多吃時令菜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於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當然,除了注意膳食外,養生的關鍵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輕鬆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保持正常睡眠時間。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促進血液系統循環幫助維持機體平衡,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