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春節文化_台灣春節習俗介紹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節

台灣春節文化_台灣春節習俗介紹

台灣春節習俗

尾牙

每月初二、十六,是台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打牙祭)。臘月十六的做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所以稱為「尾牙」。做「尾牙」是感謝土地公一年來對事業生意和農作收成的庇佑,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為隆重。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天,公司行號的老闆宴請犒賞員工,以慰勞其一年來的辛苦。過去有種舊俗,宴席桌上有一道菜是整雞,中間的轉盤一旋轉,停止時雞頭對準誰,即暗示主人要解雇誰。如今這種風俗早已絕跡。一般平民百姓家則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祭灶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即送灶神上天之日。每年到這天灶神會上天奏報天帝。因此在祭送灶神時,要將灶神畫像貼於灶上,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然後擺上各種供品,多為甜元仔、米餌、糖豆漿、甜瓜、糖果等,這些供品或甜或黏,意思是讓灶神多說好話,不說壞話。有的還以酒糟塗抹灶門,以示討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

清沌

祭灶那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因為平時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趁灶王返回天界的幾天裡,才能挪移清掃。「清沌」,便是除去家中霉氣,迎接新春之意,台灣俚諺稱:「清後才會富」。清沌之風,至今不廢。

年貨

逛街買年貨仍是年前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林林總總的「年貨大街」遍佈島內城鄉各地,成為台灣過年的標誌性景觀。迪化街是台北最老的一個商圈,其「年貨觀光大街」每年都很熱鬧,攤位採用復古的形式,佈滿各式旗幟和燈籠。不論南北雜貨和應景糖果,還是服飾、美食,都應有盡有。近年來,許多來自大陸的物產成了年貨大街的熱門貨。高雄的年貨街在「中街仔」,而台中最出名的年貨街在天津路商圈。所有的年貨大街,其主色調與大陸一樣,都是那熟悉的中國紅。前來逛街購物的男女老少絡繹不絕,有時甚至「擠到爆」。由於有「年貨公車」及「年貨速遞」服務,民眾盡可享受購物之樂。街區裡還表演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閩南戲曲。在台北迪化街一類的老街,仍有民間的書法愛好者在這裡免費為民眾書寫春聯,吸引了不少民眾甚至外籍人士排隊求取。台灣民間諺語「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反映了人們忙年的這一情景。

除夕

除夕是過年最重要的大日子。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除舊布新,在家中內外重要部位張貼春聯春字,台灣民間俗稱「輝春」。除夕下午的祭拜,俗稱「辭年」或「辭歲」,是為了感謝這一年來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祈求來年繼續賜福。全家老小都要穿戴整齊,在廳堂的神明及祖先的牌位桌前陳列犧醴供品。較講究的家庭,還在神案上「疊柑塔」。祭品中一定少不了年糕,台灣人稱之為「年粿」,它是用石磨研碎的糯米,再添加各種調味品久蒸而成的。年粿有甜粿、發粿、菜頭粿之分。台灣鄉下有俗諺:甜粿過年,發粿賺錢,菜頭粿吃應時。有的還在發粿和米飯上插上紅紙做的「飯春花」,因「春」字的閩南語諧音「剩」,取年年有餘之意。

圍爐

辭歲之後,就進入過年的高潮——吃年夜飯,台灣稱「圍爐」。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爐,現在則以火鍋或電磁爐取代。一家人熱乎乎地圍坐一桌共餐,和樂團圓,興旺隆盛。年夜飯中,除了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蝦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全雞(「全雞」閩南語發音同「全家」),還有幾道菜不可少,如芥菜,叫「長年菜」,吃時要一根一根先頭後尾,不能橫食,也不能嚼斷而食,象徵綿延不斷;「韭菜」,取其與「久」諧音,象徵長壽;蘿蔔,閩南話稱它為「菜頭」,表示「好綵頭」(吉兆)。桌上的菜,每人都要下筷吃一口,此乃象徵齊全,即使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及孩子,也要喝上一點點酒,因「酒」與「久」同音。一家人齊聚一堂,把酒言歡,暢敘親情,人們期待的早已不是桌上有多麼豐盛的菜餚,而是一家人團聚親熱的溫馨氣氛。

壓歲錢

吃過年夜飯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們「壓歲錢」的時候了。壓歲錢用紅紙(袋)包著,也稱紅包。台灣的習慣是,只要沒結婚,即便已年過三十,都可以名正言順地從父母、兄嫂手裡拿紅包。紅包內的金額必須是偶數,忌諱奇數,取吉利之意。與大陸各地習俗一樣,人們「守歲」到午夜,便紛紛跑到街上燃爆竹煙花。

跳火囤

台灣農村一些地方在圍爐後還有「跳火囤」之俗。將稻草、蔗葉點燃放在盆中,家中男性成員面向正廳,依長幼次序跳過火盆,取「興旺如火」的吉意。跳時口中還要念些討吉利的順口溜,如「公擔金,婆擔銀,跳入厝,代代福」。火熄後,將灰燼送進廚房的大灶裡,祈求神明保佑發財。有些鄉村至今還保留著另一種頗具人情味的「避債戲」習俗:從除夕夜開始,一些寺廟要祭神演戲,那些負債無法還清的人,為躲避債主上門追逼,便可躲到廟裡看戲。依照風俗,債主不可到戲台前找人索債,否則會引起公憤。如此,欠債的人也可以在廟裡躲過年關。

新正

正月初一,台灣叫「新正」。舊時,一大早全家老少要集合一起燃香點燭,祭神拜祖,稱為「開正」。之後民眾之間互道新年恭喜,稱為「拜正」、「賀正」。主人家以各種甜食、甜茶招待客人,叫做「食甜」。客人食甜時,依俗都要說些吉利恭賀之話。有的人還要到寺廟朝聖祭拜,有的人則到風景名勝踏春玩耍,這叫「走春」,盛行至今。

搶頭香

台灣的宗教信仰濃厚,新春期間民眾常去廟宇進香祈福。許多民眾自除夕夜開始,便前往崇敬的廟宇上香膜拜。有些廟宇會在除夕夜先將廟門關閉,並將神明的主爐以紅紙封起來,直到事先向神明請示的子時吉刻屆臨,才將廟門打開,早就持香擠在門外的虔誠信眾,蜂擁向前爭著插上第一炷香,此稱「搶頭香」。據說搶到頭香的信眾會受到神明的特別庇佑,獲得好運。民間還盛行於新春期間到寺廟點燈祈福,點燈類別有平安燈、光明燈、元辰燈、財利燈、文昌燈等。佛教以燈比喻光明與智慧,如信眾能燃燈供佛,就能身體健康、事業成功。

回娘家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是家族團圓之日,指的是父系族裔這邊,初二媳婦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則是完成母系族裔的團圓。所以,過年前一天和初二都是交通特別忙碌的時候。過去台灣民眾嚴守傳統,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必然帶著孩子回家,近年禮俗之事大幅簡略,尤其父家和娘家兩地相隔越來越遠,舟車勞頓,初二就不一定回娘家,而是另覓他日再補便是。

噴春

噴春,即「鼓吹陣」,早期是由三四個窮人組織而成的小樂隊,沿街奏樂助興討紅包。各家各戶為討個吉利,就讓他們在門口大奏「天官賜福」、「招財進寶」、「迎春接福」等吉祥樂曲,然後送一個紅包給他們。現在,噴春大都由國術館的舞獅團在廟宇表演節目來取代。

台灣春節食俗

春飯

除夕,在天色未晚之前,家家準備供品,準備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飯、壓歲錢等。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因為閩南話「春」與「剩」諧音,意為「歲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此外,還要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取「又長又甜、堅定家運吉利」之意。

圍爐

在台灣和閩南一帶,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 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圍爐火鍋內容有白菜、冬粉、豆腐、火鍋料、肉片、貢丸、米血、金針菇、蝦.....「圍爐」時桌上的每樣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魚圓(丸)、肉圓取意「三元」,象徵團圓。蘿蔔,台灣和閩南一樣叫「菜頭」意為「好綵頭」有吉兆之意。全雞的「雞」,台灣語諧音「家」即「食雞起家」。

圍爐」時,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也要突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對他的思念。

紅白米糕

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在台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一過,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灣春節好去處

1.九份

九份位於台灣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1990年後,因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吸引國內外的注目,也為此小鎮重新帶來生機,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觀光景點。

2.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村位於台灣省南投縣日月潭畔,佔地62公頃。整體佈局以傳統村落民居建築為主,附設仿歐式建築風格和藝術雕刻的「水沙連麗宮」、「鐳射音樂噴泉」 等現代化設施。村內,「山地文物館」、表演廳、歌劇場、觀山樓、餐飲館等文化、娛樂、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草坪、花苑點綴其間,既古樸、典雅,又不失現代氣息。

3.台灣忠烈祠

台灣的忠烈祠是中華民國用來祭奠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將士和官兵。忠烈祠裡面大部分都是當之無愧的烈士,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下跪參拜的。無論軍銜大小,哪怕是一個小兵,只要是在戰場上殺敵陣亡的,只要有名字都可以進去,如果不是,哪怕是上將,也不准進去。員山公園內的忠烈祠原本是日據時代的神社遺址,面積不大,差不多約12坪左右,和台灣各地的忠烈祠相比可說是小巧許多,卻不減其精神象徵意義。供奉抗日烈士,八二三炮戰陣亡戰士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