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吃麵條源於什麼傳說 為什麼要吃麵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春節

初七吃麵條源於什麼傳說 為什麼要吃麵條

初七吃麵條源於什麼傳說

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和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古人認為正月初七以晴為好,寓意人壽年豐,天下大同。漢時東方朔的《占書》中就有「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可見「人日」的說法至少在漢朝時就已流傳了。

正月初七為什麼要吃麵條

民間在正月初七吃麵,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另外還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這幾天吃麵條可以健康長壽,麵條擀得要又細又長,象徵著健康長壽,吃麵條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可以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正月初七,是主「小人兒(小孩子)」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麵條,謂之「栓小人兒」。在這天裡,對於小孩子來說,吃麵條就有了重要的意義:既是長長遠遠的象徵,又有健康長壽的祈福。

正月初七吃麵條,別忘了喝麵湯

相傳古時有一個善做麵食的麵館,不但味道好,而且拉麵強勁有力,頗有嚼頭,食後耐饑持久,回味無窮,但是吃麵後必須喝湯。有一壯士,自恃脾胃好,只吃麵,偏不喝湯,店小二尾隨其後,好言相勸則不從。

沒想到,此人回家後不久,腹痛難忍、上下不通、輾轉反側、氣息奄奄、後悔莫及。這時店小二提著麵湯破門而入,撬開牙齒,頃刻,只聽腸鳴轆轆、胃氣通達,轉危為安。

用麵湯來搶救重危急症自然是笑談,但「原湯化原食」一說卻不無道理。在民間,吃麵喝湯已成習慣,認為可以幫助消化、助益脾胃、減少積食、提高食慾,這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麵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吃麵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原湯化原食」是應當提倡的。

大年初七是人的生日,吃麵條寓意著美好,也象徵著幸運。在這天多吃一些對人體有益的食物,可以消災驅邪。春節期間的每個節日都值得我們去認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