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夏至節氣

夏至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

夏至節氣傳統習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3、「夏至」食品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吳江縣志》:「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干湯麵、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如何養生

1、每天曬太陽

夏天也要曬太陽,不花錢卻有效,能防止骨質疏鬆,也有助於卵巢功能的穩定,這在中醫上叫「以陽補陽」。很多女性擔心夏天曬太陽會曬黑皮膚,臉上曬出黃褐斑和雀斑,其實只要把握好時間就行了。早晨9點多或下午四五點鐘,曬15分鐘,別忘了多曬曬背,因為背上有督脈。

2、按摩湧泉穴

中醫認為,「精從足底生」,精即指人體能量。足底有一個重要穴位,即湧泉穴。《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全身四肢各處。因此,可於每天空閒時按摩湧泉穴。

3、心靜養陽

在炎熱的夏天要靜心,心靜則陽守,汗液也會減少。要保持心情舒暢,睡眠要充足。生活上不宜過於貪涼,不宜在露天過夜,也不宜在陰涼潮濕之地睡覺,不宜吃過多的冰冷食品,以免寒氣困陽,出現不會出汗、頭暈乏力、不思吃食等症。

4、艾灸養生

體質虛弱的人可以在這一季節進行艾灸養生。夏至節氣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中醫認為,暑病的發生,是由於冬季寒邪藏伏於體內,至夏而發的伏氣溫病。而夏至日時節,人體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針對暑病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使體內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從而阻斷了發病途徑,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觸發。

5、大汗時避吹空調

很多人喜歡大汗淋漓時對著空調猛吹一通,殊不知,這樣最傷陽氣。遇涼氣時,毛孔會突然關閉,寒氣鬱結體內,易造成暑濕感冒,出現發熱、煩亂、頭重如裹、身重肢倦等現象。建議此時避免直吹空調,且室內外溫度差不能超過7℃。平時以26℃-27℃為宜,睡眠時還應再高1℃-2℃。在空調房內腰腹不可暴露於外,少吃冷飲、西瓜,以免損傷陽氣。

6、增加戶外活動

軀體運動非常重要,因為「動能生陽」。散步、慢跑、做操、放風箏、打球等項目均可。要增加戶外活動,多見陽光,令身體與自然直接接觸,陽氣就被調動起來走肌表,行使衛外功能,尤其可以增加抗寒的能力。

7、給孩子多推推脾經

夏季養陽,重在健脾開胃,不妨給孩子多推推脾經,比如板門穴(在大魚際,大拇指根部鼓出的一塊),屬於脾經主穴,兩隻手分別按順時針方向各推5分鐘,有健脾化濕的作用,能緩解孩子肚子脹、嘔吐等症狀。還可以沿兩側肋骨(內側)往下分推5分鐘,有增加孩子食慾的作用。

8、少苦寒,節冷飲

人離不了飲食,飲食調養對養陽更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在飲食上應少苦寒,節冷飲,少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韭菜、芥菜、蔥、蝦、蛋類、肉類、辣椒、姜等。也可選用鮮荔枝、楊梅、桃、杏、桂圓、大棗等水果。

夏至養生宜做什麼

一、飲食宜多吃「苦」

夏至後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

夏至除了清淡飲食,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慾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於清瀉類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1、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備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時常食用。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具備較好的匡助療效。芹菜還具備減低膽固純和血壓的作用。

2、絲瓜絡:性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的功效。絲瓜絡清冷微寒。瓜肉鮮嫩。做湯或者炒肉均可。具備清熱化痰的作用。

3、萵筍:具備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的作用。對幼童來講,還能起到幫助長牙、換牙的作用。

二、宜晚睡早起

古人對於夏季的養生是很有講究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洩。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運行。此時天氣是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三、夏至前後半月最宜節氣針灸

最近幾年人們越來越推崇「冬病夏治」,各大中醫院裡排隊貼「三伏貼」的患者人山人海。不過,中醫專家指出,「冬病夏治」並非只有「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於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

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夏至的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涼食物導致胃痛、腹痛、腹瀉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後15天適當開展夏至節氣針灸治療。

通過夏至節氣針灸治療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問題的人,通過針灸可以固護脾胃。而冬季裡愛發作頸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針灸可以更好地驅散體內的寒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