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暑的飲食文化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大暑節氣

關於大暑的飲食文化

【文化】大暑節的飲食文化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中的習俗重在一個「吃」字,多半以吃涼性食物消暑,少數地區也有品食荔枝、羊肉等熱性食物度暑的。同樣的節氣,卻以截然不同的飲食觀念對待之,呈現出國人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奇風異俗。

在我國北方,大暑時節流傳著吃麵條、餃子、雞蛋等習俗。北京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即是明證。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熱湯麵不僅可以祛除人們體內的潮氣和暑熱,也可以改善口味,並減輕腸胃的負擔。大暑吃熱湯麵的習俗,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盛行。而到了明清,人們根據養生的需要,又增加了大暑日喝蓮子湯的習俗。《清稗類鈔》中就有「京師夏日……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用來宴客的記載,這使得大暑的習俗變得更為豐富而多元。

而在南方,人們在大暑期間,往往偏好於吃重口味的葷食。福建莆田人就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過大暑的習俗。據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而吃溫湯羊肉也極富創意,將羊開腸破肚後,整只放入大缸中,再以滾燙的熱汁淋之,浸泡一段時間後,將羊肉切成片,其鮮其嫩,往往讓人讚不絕口。而吃米糟,不僅大補元氣,還能將體內濕熱之氣盡遣,可謂養生又保健。在湖南一些地方,亦有大暑期間吃童子雞的習俗,想必其飲食理念與莆田人如出一轍,都是重在大暑日講究滋補。

如今,隨著人們飲食觀念的日益轉變以及社會大家庭的不斷融合,傳統意義上的北方人吃涼性食物、南方人吃葷食過大暑的習俗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如在山東南部地區就有在大暑到來之際「喝暑羊」的民俗,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帶來的不僅是口味的鮮香,更有隨著熱汗排出的淤積在體內半夏的毒素,這對盛夏之際的養生保健極為有益。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也不慕葷食,他們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既消暑又清熱解毒,可謂大暑期間當地不可多得的降暑良藥。

大暑中的習俗源遠流長,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華民族古老而燦爛的民族文化。其蘊含的鮮活的飲食內容,大大豐富了國人的味蕾,更讓美食中國的人文魅力深邃而迷人。

大暑的養生文化

一、大暑概述

(一)大暑的時與度

大暑的黃經度數

大暑度數信:以六月中為週期律中的空間之度和時間之數,以土德能量之氣依時而至為信

陽曆時間:7月22日23:15:18;每年7月23日至24日期間

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120度

天地能量主運:土氣信德能量輸布尾期

人體脊椎對應:第3胸椎體(T3)

節氣序列: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實為第15個

前後節氣:小暑,大暑,立秋

(二)大暑天氣氣候

《歲序總考全集·一年二十四氣詳解》:「大暑六月中。大,極也,盛也;暑,熱也。季夏溫熱之氣極盛,月半轉大,故謂之大暑,乃六月之中氣也。」

大暑期間,我國大部份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份地區天氣炎熱,35度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經常還會出現40度的高溫天氣,全國各地溫差不大。

二、大暑的養生

(一)冬病夏治(編者註:「冬病夏治」內容,僅供專業醫師參考。建議讀者如有此類症狀,到正規醫療機構治療。)

對於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例如肺金寒濕、氣虛陽弱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類疾病,脾胃土虛寒沉積的慢性腹瀉、寒痛等疾病,腎陽不足、寒濕客於筋骨關節類的風濕痺症等陽虛慢性疾病,三伏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如果患有上述慢性病,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順應天時,把握自然的火候,同步細心調養身內的陰陽平衡,借勢而調,重點防治。

1.慢性支氣管炎

以慢性支氣管炎為例,可內服外用並舉,具體方法:內服溫腎壯陽的金匱腎氣丸、左(右)歸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連服一個月。

外敷藥,可選用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細辛12克、甘遂10克(編者註:此藥有毒性),同研細末,用薑汁調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攤在直徑約5厘米的油紙或塑料薄膜上,貼在後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貼在雙側的肺俞、百勞、膏肓穴上,用膠布固定。一般貼4——6小時,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癢或有溫熱舒適感可多貼幾小時。如果起泡就讓它起,把裡面的寒水帶著毒邪排出來,然後消毒,把水一放,只要不感染就無妨。局部微癢的時候,可以多貼些時間。有的人皮厚,只有溫熱舒適的感覺,有的人則有燒灼的感覺,那就容易透發出來。

須注意的是,每個伏天(夏季三個伏天)貼一次,每年三次,(編者註: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連續貼三年,可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機體的過敏狀態。這種內、外結合的治療,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緩解症狀。同時,這一冬病夏治的方法,還可以用於拔寒除濕祛風等類治療。

2.過敏性鼻炎

穴位:初伏,取雙側百勞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肓俞穴;中伏,取大椎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末伏,取雙側大杼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腎俞穴。

藥物:甘遂(編者註:此藥有毒性)、麻黃、細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鮮的薑汁調勻,做成直徑約為10毫米、厚約為3毫米大小的膏藥餅,備用。

用法:分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貼藥(最好是9——11點之間,或者整個上午),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盡量選准穴位再貼。每次貼藥,保留4小時左右。

3.哮喘

穴位:取大椎穴、雙側肺俞穴。

藥物:白芥子、甘遂(編者註:此藥有毒性)、細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療前用薑汁及凡士林調成膏狀備用。

用法:分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約2.5厘米×3厘米、厚約0.3厘米的鮮生薑片,在薑片上放直徑為1厘米的圓錐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膚潮紅,連續灸3次;然後,把調好的膏藥貼到穴位上,一般貼4——24小時後撕掉即可。

類風濕性關節炎,取陽陵泉等穴位。各種常見的慢性病,既有常規的方法,也有特殊的方法,需要有中醫師的指導才行。

三伏灸是中醫學裡最具特色的伏天療法,其原理就是中醫理論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大都由於體質陽虛,體內陰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氣候的刺激而發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自然界的陽氣最盛,人體內的陽氣也最充沛,熱能溫陽,陽能祛寒;另外,天氣熱時,人體毛孔大開,藥性容易滲透進去,三伏灸借助天時,能一舉掃蕩體內的陰寒之氣,防止冬季復發。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療,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以外,還包括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均屬於陽虛寒凝範圍的疾病。陽虛寒凝,主要是指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後症狀會明顯加重等表現。

三伏灸主要是在人體穴位上貼敷藥物,因為很多藥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貼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選擇在背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藥物和穴位也不盡相同,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要「辨證」選穴、選藥。

(二)大暑養生要點

大暑空氣似火燒,好像也點燃了人體內的火。男女老幼由於體質不同,生活習慣各異,體內的火也有所區別。因此,針對不同對象,去火的方法也不一樣。天氣轉熱,男性防肺火和胃火,女性要防心火和肝火。

男性要去肺火、胃火。女性多心火和肝火,心思重、想得多,很多女性常有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舌紅等問題,這是心火旺的表現,去心火重在苦寒。肝火多見於更年期女性,表現為愛發脾氣、頭痛、頭暈、口苦等。去肝火重在解毒。老年人易有腎火肺火。青少年多肺火脾胃火。嬰幼兒是「純陽之體」,肺胃之火比較容易邪盛。

1.大暑防中暑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氣逼人,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心氣易於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容易疰夏、中暑。

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藿香葉、佩蘭葉各10克,飛滑石、炒麥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也可在暑熱之季服用藿香正氣水、仁丹、十滴水等。

2.大暑防受涼

在酷暑難當的夏天,人體毛孔開放,汗出不斷,陽氣大洩,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陽暑」,也要防「陰暑」。「夏不欲窮涼」,過度貪涼可致「熱傷風」,伏天不可貪涼飲冷和貪涼露宿,以及過吹穿堂風。

淋雨後要及時更衣,注意保暖。風扇和空調不可開得過大、過猛,或對人直吹,冷氣調溫不可過低,室內外溫差不可過大,老年人不宜長時間生活在冷氣環境中。

3.大暑防傷濕

三伏正值古稱長夏季節,此時降雨不斷,水分上騰,潮濕充斥,空氣濕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濕易傷脾,且易與暑熱相兼為患。濕熱交蒸,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不適,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此時要格外注意飲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仁等健脾利濕之品,並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4.大暑防陰火

三伏天,外濕入內,使水濕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而暑濕對脾非常不利。三伏天容易讓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在不過度的情況下,「喜」能夠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心為萬法王,為一身之大主,所以夏季養生重點要調適心情,以免陰火生害。

5.大暑要補水

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愈升愈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天熱汗多,大暑養生首先要重視補水,多喝開水,適當補充鹽糖水,以維持身體所必需。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還應重視飲食養生。

(三)大暑身識養生

1.靈劍子導引法

端身正坐,舒手指,直上反拘,三舉,前曲,前後同行。至六月半後用之,去腰脊腳膝痺風,散膀胱邪熱。

2. 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圖勢---大暑

大暑坐功圖勢

運:主太陰四氣。

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坐功:每日丑、寅時,雙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視,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即:每天1——5時之間,盤坐,雙手握拳拄在腿前,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兩拳眼相對,身體重心前移,上體前俯,扭項轉頭向左右上方虎視。重心後移,頭轉向前;重心再前移,頭轉向右,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做十五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主治:頭項胸背風毒、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膈滿、臑臂痛、掌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欠、淹洩、皮膚痛,及健忘、愁欲哭、洒淅寒熱。

(四)大暑口識養生

大暑時節高溫悶熱,濕氣充斥,故易挾濕。暑濕之氣乘虛而入,最易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因此,大暑飲食養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宜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蕎麥等,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解熱祛暑消除疲勞。

1.大暑宜食

大暑時節,可以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弱者,均可放心食用。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健脾功效,是脾虛患者夏日食療佳品。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2.養生粥品

薏米紅小豆粥:

原料:薏米50克,紅小豆25克。

做法:二者洗淨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浸泡3——4小時後同煮至熟,冷卻後食用。

功效:清熱、利尿、解毒。尿頻、尿急、尿痛的患者可經常食用。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50克,菊花30克,粳米80克,冰糖適量。

做法: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淨,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後,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功效: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下痢等症的輔助食療。禁忌: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綠豆粳米粥:

原料:綠豆8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用法: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

功效: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3.養生菜品

熗拌什錦

原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10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均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別焯透(西紅柿略燙即可),撈出淋干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再將鹽、西紅柿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濕。

涼拌金針菜:

原料:黃花菜、鹽、麻油。

做法:將干的黃花菜浸水泡發。將洗淨的黃花菜放入開水裡汆燙至熟,約2——3分鐘。汆熟後,濾干水分,倒入碗中,加入適量鹽和麻油,拌勻即可。

4.養生飲品

烏梅醬:

《千金月令》中記載,六月可以吃烏梅醬止渴。以烏梅搗爛,加蜜適中,調湯微煮飲之。

5.養生藥膳

黃瓜生津止渴:

黃瓜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輔助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症。

綠豆清熱解毒: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非常適用於夏天出現濕熱郁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症狀時食用。綠豆性寒,容易損傷胃氣,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西洋參補虛抗乏:

性涼而補,能扶正氣,降火,生津液,除煩倦。酷暑盛夏,炎熱多汗會損耗正氣,損耗人體的陰津,傷陰生虛火,出現疲乏體怠、心煩意亂等症狀,可在湯料裡添加一味西洋參,其補虛抗乏效果顯著。

金針菜清熱解憂:

可補氣養血、清熱去濕、解除憂愁憤怒,也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纖維質、鈣、磷、鐵等營養素。

6.大暑飲食養生禁忌

夏季,天氣炎熱,特別是進入盛夏後,濕度明顯增大,空氣流通性差,更加顯得悶熱異常,常在室外勞作的人們或抵抗力低的人,很容易中暑。中暑後除及時採取治療外,在飲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採用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忌單純進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