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元宵節起源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古代元宵節起源

元宵節的來由,您瞭解了嗎?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傳說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傳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於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干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於十四,止於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繫於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於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

新《紅樓夢》劇搶讀賈環四不像燈謎

關於元宵節,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元宵節傳說之一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有位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傳說之二

相傳元宵節始於漢代。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由於元宵節有張燈觀賞的習俗,因此也稱為「燈節」、「燈夕」。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佛教教義中將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燈一直是佛前的一種供具,漢明帝為宣揚佛教,敕令元宵之夜「燃燈敬佛」,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敬佛。從此以後,每年正月十五張燈、觀燈就成為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元宵燈節形成後,歷朝歷代都是年中的一大盛事。南北朝時,南朝梁簡文帝目睹元宵燈節盛況,寫下了著名的《列燈賦》。

到唐代,元宵燈節成為固定假日,燈節從漢代時的一天增加到三天。唐代京城長安歷來實行宵禁,夜晚不許人們出門,但唯獨在元宵節期間的三個晚上解除禁令,以便讓百姓觀燈。節日之夜,長安城十里長街,遊人如雲,熱鬧非凡。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中「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兩句更是膾炙人口,以致「火樹銀花」一詞成了後來比喻燈光煙火絢麗燦爛的一個成語。

唐代時,國力強盛,社會富裕,元宵燈會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20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5萬盞燈,簇之為花樹。」據《開元天寶記事》記載,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建造了一座高150尺的大燈樓,光照長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不甘示弱,特意製作了一座「百枝燈樹」,燈樹高80尺,「豎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

到了宋代,元宵節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是壯觀。宋太祖趙匡胤下詔元宵燈節從三夜增加到五夜。我們從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青玉案.元夕》中,可看到當時元宵佳節的盛況:「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清代元宵節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緻。

元宵節傳說之三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元宵姑娘的傳說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舞龍燈和舞獅子

是元宵節中傳統的娛樂活動。舞龍起源於祈年求雨,後來成為元宵傳統節俗。每到元宵節,各地都組織舞龍燈。長長的龍身,蜿蜒扭轉,龍身裡燈光閃爍,流光溢彩,其景十分壯觀。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節美食——元宵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節美食——元宵

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圓子》詩中:「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正月十五夜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月圓人圓,事事如願。亙古至今,元宵節負載了人們多少美好的祝願和祈望!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裡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走百病 請紫姑神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活動。這項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元宵節風俗之:逐鼠

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中國的情人節

古代的上元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上元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

在古代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是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的,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最佳時機,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心儀的戀人。當然,對於那些已經定情的青年男女,上元燈會更是他們相約相會的大好時機。因此,自古以來,上元節也就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

在古代的台灣,還有著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也就是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上元燈會還出現樂舞百戲的表演,成百上千的宮女走出皇宮,和民間少女在亮如白晝的燈火下載歌載舞,這叫做行歌、踏歌。這些宮女雖然不能隨意挑選自己的戀人,但她們十分羨慕民間女子與情人相會的自由生活。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近幾年來,由於西方的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的習俗湧入中國,國內的一些民俗專家便呼籲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他們認為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不僅觀燈、猜謎、吃元宵,而且情侶們或密箋赴約,或互贈詩帕,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男女之情,元宵節作為中國的「情人節」,有內涵、有傳統,含蓄內斂,韻味十足。

【傳承古制】元宵節由來

千佛山興國禪寺·崇明寺·月牙寺恭祝十方檀越,元宵佳節,團圓美滿,六時吉祥。

2015年3月5日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不僅要全家團圓,也意味著農曆新年才算真正的過完了。在我們舉家團圓吃著甜美的元宵時不僅產生疑問,這元宵節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元宵節源於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