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日起源

節日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而為人所知。

節日紀念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喜蜜滋算命)

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明帝敬佛

源於佛教說。這種說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典中反覆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菩薩藏經》),『為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逢遇佛教盛會都要大明燈火。在佛教傳說中,於正月十五張燈有關係的是有關佛祖神變的事跡。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此種觀點站不住腳,認為佛教只是在這一天利用人們的節慶氣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

  歷史發展

節日起源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演變發展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綵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 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 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2015年,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

元宵節 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製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民間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漢族民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漢族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眾

元宵節代表性食物 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漢族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漢族民間都要掛起綵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耍龍燈

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繫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

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漢族傳統民俗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後來就形成了風俗。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元宵節少數民族

和漢族一樣,部分少數民族兄弟也過元宵節,它們分別是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白族、錫伯族、藏族、納西族、瑤族、畬族、布依族、壯族、黎族和仡佬族等。

滿族

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綵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白族

大理白族對元宵節格外重視,正月十五當天往往要耍龍、舞獅,還組織「金花歌舞隊」大鬧元宵;而大理的彌渡縣的花燈唱元宵更是熱鬧非凡,讓人們充分領略雲南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節通常是白族、彝族、漢族一起歡度,不分彼此。」

苗族

流行於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彝族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曆正月十五。「巴烏」意為「打獵歸來」。見於雲南鶴慶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區。時此節原本是歡慶狩獵歸來的習俗活動,無固定節日。

在台灣,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