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的由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元宵節

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由來版本元宵節由來有幾個版本

元宵節版本一:

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本稱「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元宵節版本二:

另據史籍記載,相傳西漢時期漢惠帝劉盈駕崩後,呂後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後卒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剿平「諸呂之亂」,擁戴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博采眾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再次強盛起來。因掃除諸呂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元宵節版本三:

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元宵節版本四:

漢明帝篤信佛法,聽從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宮內「燃燈表佛」,從此民眾效仿,皆點燈供奉佛祖。東漢末年,元宵節作為節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年--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

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到宋代有鹽豉湯印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節是為了紀念誰

據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到了這個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靂,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五這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便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綵燈。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英文來歷

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As early a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06 BC-AD 25), it had become a festival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day's important activity is watching lanterns. Throughout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Buddhism flourished in China. One emperor heard that Buddhist monks would watch sarira, or remains from the cremation of Buddha's body, and light lanterns to worship Buddha on the 15th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so he ordered to light lanterns in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temples to show respect to Buddha on this day. Later, the Buddhist rite developed into a grand festival among common people and its influence expand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the whole of China.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主要的活動就是看燈。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英文來歷是什麼

Till today,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still held each year around the country. Lantern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re hung in the streets, attracting countless visitors. Children will hold self-made or bought lanterns to stroll with on the streets, extremely excited.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Festival. Lantern owners write riddles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ost them on the lanterns. If visitors have solutions to the riddles, they can pull the paper out and go to the lantern owners to check their answer. If they are right, they will get a little gift. The activity emerged during people's enjoyment of lanterns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As riddle guessing is interesting and full of wisdom, it 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all social strata.

直到今天,元宵點燈的習俗仍然在中國的各地流傳的,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燈在這一天都會點亮,孩子們提著自製的燈籠走街串巷,非常高興。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花燈的主人會將謎面寫在燈籠上,掛在門口,如果有人可以猜中,就能得到小小的禮物。這項活動最早起源於宋朝,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People will eat yuanxiao, or rice dumplings, on this day,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Yuanxiao Festival."Yuanxiao also has another name, tangyuan. It is small dumpling ball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with rose petals, sesame, bean paste, jujube paste, walnut meat, dried fruit, sugar and edible oil as filling. Tangyuan can be boiled, fried or steamed. It tastes sweet and delicious. What』s more, tangyuan in Chinese has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with "tuanyuan」, meaning reunion. So people eat them to denote union, harmony and happiness for the family.

元宵節的來歷

漢文帝定名元宵節

元宵節是漢文帝劉恆上台後,為了慶祝消滅諸呂、恢復劉姓執政而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的。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他當了皇帝,深感創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日定為慶祝性節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定為元宵節合乎人們的願望,也讓人感到吉祥如意。這一夜京城不實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觀燈遊玩。

漢武帝提倡放燈

相傳漢武帝曾經久病不愈,請一個道士來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應說,武帝的病不久就會好,願在甘泉宮相會。不久武帝果然痊癒,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宮建造太一壇,並於正月上辛日夜間大張燈火進行感謝祭祀,通宵達旦,盛況空前。這在司馬遷《史記》、唐代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中都有記載。後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燈燃放成為一大特色的真正開始。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吃湯圓

元宵節傳統食俗為吃元宵,意味團圓、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元宵」這種食品名稱,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元宵又叫「圓宵」、「圓子」,南方常叫「湯圓」、「水圓」,宋人因見其煮熟後浮於水中,稱之為「浮圓子」。南宋周必大《平國續稿》記云:「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比……」《歲時雜記》曰:「煮糯為丸,糖為噪,謂之圓子。」其製法是以各色果餌和蜜糖為餡,用糯米粉團包裹起來搓成圓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圓子與耍獅、舞龍的球一樣是月亮的象徵物,食圓子含有祭月、賞月的意味。同時,元宵圓子跟中秋之月餅一樣,含有家人團圓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圓子》詩云:「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1913年,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諧音。似於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為「湯圓」,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種和吃法。北宋下在燒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棗、桂花、桂圓等物。南宋時開始有了中間包糖的「乳糖圓子」,。其後,元宵餡又有甜、鹹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製作;鹹餡多為葷餡,單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盧氏雜說》裡的「油炸追子」其實就是一種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豐富了,不少人甚至開始了中西結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為元宵餡之一。

元宵節的習俗-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日慶典規模最大、喜慶氣氛最濃的一種習俗。民諺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燈。」它有最濃厚的遊樂色彩,故稱鬧元宵。其主要內容在燈,故又稱燈節。

隋唐燈節極盛,一般從十三「上燈」開始,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八日為「落燈」。據唐人鄭處晦《明皇雜錄》載:「上在東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陽宮,大陳燈影,設庭燎,自禁中至於殿庭,皆設蠟燭,連屬不絕,時有方都匠毛順巧思,結創繒彩為燈樓十二間,高一百五十尺,懸珠玉金銀,微風一至,鏗然成韻。其燈為龍鳳虎豹之狀。」另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韓夫人(楊貴妃二姐)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也。」盛況可見一斑。

元宵節的習俗-猜燈謎

唐朝燈會中還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開始有燈謎,明朝又增加了戲曲表演。其中燈謎經過歷代發展創造,妙意橫生,生動活潑,饒有風趣,直到今天仍然十分盛行。所謂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一面賞燈,一面猜謎。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如一個字,一句詩,一個物或一個名稱。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燈謎是我國獨創的語言藝術,春秋時代就有將接近遼回且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漢武帝時東方朔就善隱語,曾與武帝寵臣郭舍人說隱語於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末後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也有人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的方法,稱之為「射」燈謎。自此以後,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

元宵節送燈習俗

頭一年新嫁了女兒的人家買一盞漂亮的燈和一個麵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兒的夫家,這就是送燈,其意義不外是祝她多生貴子罷了。與送燈相似的還有偷樁的俗例,不過這多在江蘇一帶。「樁」是小漁船用來代錨的東西,一些結婚多年沒有生育的夫婦,望子心切,便在新年中某一晚乘人不備將樁偷回家,據說能夠生子且極為靈驗,但一定不能為漁人察覺,否則不靈驗的,這和八月十五的送瓜也極相似。

元宵節偷青習俗

在這天晚上也有特別的習俗。在廣西地區有偷青的習俗。這一晚男女老少都聯結成隊待夜深人靜後,到別人的園圃裡偷取蔬菜,這稱為「偷青」。這種風氣據說在光緒中葉後,柳府提標中營攜家眷來此地後才有,當初也僅是些婦女、小孩,而且偷取的也極少。到民國時,則全家一齊出動,且漸漸演變為不等到深夜,晚飯後便氣勢洶洶地去偷取了。各園主稍有疏防,便被一掃而空了,特別讓人頭疼。

元宵節祭娘娘

閩南人認為這天晚上天上的狀元爺要下來遊街的。狀元爺的性格很天真活潑,專門喜歡與兒童一起玩,所以每家都讓孩子們提一盞燈在街上高喊,在農村中則是兩村子的人必須拿石頭互擲,這樣村子的人便能避瘟疫了,由此也免不了釀成慘禍的。女子們也有自己的俗例,有的會在神前拈香,到鄰居家聽人說話,再在神前占卜一下吉凶禍福,有趣的是一些沒出嫁的女孩們則會到屋角、廁所裡祈禱紡織娘娘教他們裁縫了。在廈門則有祭娘娘的習俗,不知兩位娘娘是否為同一人。娘娘是DonSweea娘娘,傳說她是一個非常聰慧美麗的女子,但出嫁後卻受到丈夫的虐待和婆婆的毒打,有一天竟被打出門外,被趕到糞池裡淹死了。基於對她的同情,所以在十五這天晚上有祭DonSweea娘娘的習俗。從5歲到巧歲的姑娘們都會拿花生、柑橘及一些菜飯、雞頭對著廁所拜祭。特別的是姑娘們還要各做一隻很小的鞋子,祭完後,拿來焚化,然後把焚化後的灰包在菜葉裡投進廁所,據說這樣娘娘便能享用了。祭時雞頭的作用是使女孩子像娘娘一樣聰明伶俐。

元宵走橋習俗

在有些地方有走橋的習俗。要連著走過3座橋,可能和十六日的「走百病」的習俗差不多吧。在十六日晚上,無論男女老少都要走一走逛一逛的,周用還有一首《走百病》的詩:「都城燈市由來盛,大家小家同節令;諸姨新婦及小姑,相約梳妝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盡歸塵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頭風。踏穿街頭雙秀履,勝飲醫方二鍾水;誰家老婦不出門?折足蹄珊曲房裡;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緣;薪州艾葉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去年同伴今希有,幾人可卜明年走?長安主人肯居停,寂寂關門笑後生,但願中秋不見月,博得元宵雨打燈。」

元宵節的由來是什麼

一、元宵節的由來是什麼:起源於「火把節」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綵燈。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二、元宵節的由來是什麼:紀念「平呂」而設

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後一繫在呂後死後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三、元宵節的由來是什麼: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習俗大盤點

一、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二、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三、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四、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五、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六、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七、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繫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八、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九、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十、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逐鼠

逐鼠在農曆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十一、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