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簡介,中元節的傳說故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中元節

中元節簡介,中元節的傳說故事

中元節簡介,中元節的傳說故事

在中國,農曆七月十五稱中元節,又稱七月半、鬼節和盂蘭盆節。古代將每年春季第一次月圓的日子(正月十五)稱為「上元」(元宵節即稱上元節);秋季第一個月圓的日子(七月十五)稱為「中元」,也就是七月半;冬季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十月十五)稱為「下元」。這三個節日並稱中國歲時節令中的「三元」。上元即元宵節,一般併入春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下元如今已不時興。而中元,即七月半,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奠祖先的活動,沿襲至今,所以它又被稱為鬼節。

時間:農曆七月十五

主要流行地區: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全世界華人聚居區域。

主要參與人群: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

中元節的節日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來歷有不同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是道教的說法。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三神。根據《唐六典》的說法,正月十五是天官生日,稱為上元;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稱為中元;十月十五是水官生日,稱為下元。相傳地官即閻王要過生日,於是在七月初至七月十五日打開地府鬼門,大赦孤魂野鬼;人間為了免遭遊蕩的鬼魂騷擾,便於七月半供奉食品及焚燒冥幣、法船,燃放河燈祭奠亡靈,希望孤魂遊野鬼收到禮物後跟著引路的河燈,漂流到極樂世界去,這就是所謂的中元普度。

二是佛教的說法。中元節在佛教中稱盂蘭盆節,「盂蘭」是梵語的音譯,意為倒懸,「盆」是漢語,指盛裝供品的器皿,是說這個器皿可以解亡靈的倒懸之苦。盂蘭盆會系從目蓮救母的傳說演變而來的。目蓮是什麼人呢,相傳他是釋迦牟尼的弟子,早年喪母。他歷經千辛萬苦,趕赴陰間,找到母親劉氏,目蓮用缽盆裝飯菜給母親吃,飯菜卻被餓鬼奪走。目蓮悲憤無奈,向佛祖求救,乞得《盂蘭盆經》,遂依佛祖所示,在農曆七月半做盂蘭盆齋,置備美味佳餚以及五種水果——桃、李、杏、栗、棗,以供養十方僧眾,解餓鬼倒懸之苦。相傳這就是每年七月半,各大佛寺進行盂蘭盆會的來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