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鬼節是萬聖節麼 兩者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鬼節是萬聖節麼 :
中國的鬼節不是萬聖節。
中國鬼節:祭祀祖先,莊重肅穆
在「敬鬼神而遠之」的中國文化中,「鬼」是忌諱,死亡更是一種禁忌。人們還不習慣跟「鬼」開玩笑,更不習慣活人「裝神弄鬼」。而在西方文化中,生與死被視為大自然的規律,死並不可怕,「鬼節」是可以慶祝的節日。為了節日的好玩有趣,增加節日氣氛,同時讓小孩子從小不怕鬼,即使是年過六旬的老太太,也會裝扮成「幽靈」,惡搞一下。這對於生活在西方歷史傳統下的人們很好理解,但是這對我們「敬鬼神而遠之」的東方國度卻不一定合適。即使那些旅居在外很久的華人,很大一部分仍然堅持認為,入鄉隨俗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中國國情在孩子身上的烙印。孔子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但是最大的問題還不在這裡,此「鬼」非彼「鬼」,中西方在鬼節文化的背景和內容上是迥異的,
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在《論語》中明確告誡弟子:「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中國也有自己的「鬼節」,但是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和西方人的萬聖節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鬼節文化以我們綿延不絕的宗法血緣傳統為土壤,更和我們的慎終追遠的傳統息息相關。在基督教裡面,對於祖先的祭祀是不允許的。而中國人的鬼節彰顯的是對先人的懷念。相應地我們的鬼出來的目的主要還是接受人們的祭祀而不是尋找再生的替身,這種信念構成了中西方迥異的鬼文化。
西方萬聖節:歡樂活潑,娛樂為主
萬聖節的由來是在公元前500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往生人的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並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替身,以獲得再生的機會。當地居民因為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當10月31日到來時,會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並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將鬼魂嚇走。隨著時間的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徵萬聖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古靈精怪的模樣,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愛發揮創意的美國人,在這一天則極盡所能將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樣,特別是孩子們會穿上每年不一樣的萬聖節服裝,拎著南瓜燈的提簍去挨家挨戶地討糖,說著「trick or treak」,這些都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這也是萬聖節得到很多人喜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