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的故事 盂蘭盆節是什麼意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中元節

盂蘭盆節的故事 盂蘭盆節是什麼意思

盂蘭盆節的故事 盂蘭盆節是什麼意思

盂蘭盆原是印度話,翻譯成漢語後是「救倒懸」的意思。佛門認為,受苦極重的眾生,有如倒懸,現在有人設法救其出苦。據歷史記載,我國舉行的首個盂蘭盆節,是在梁武帝大同四年,此後盂蘭盆節一直流傳至今。

盂蘭盆節的故事,原出在佛教的大目犍連尊者。目連是釋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出家後精進修道,不久便證阿羅漢果,獲得六種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目連尊者雖證阿羅漢果位,又得神通六種,但多年以來依舊未尋得生母的歸宿。他此時使用六種神通中的天眼通,即以天眼上觀二十八層天,下視十八層地獄,可惜毫無結果。後再觀餓鬼道中,目連忽然發現亡母也在其內,腹大如鼓,咽若針孔,竟成餓鬼!

目連尊者見其母這種淒慘狀況,泣不成聲。於是立即以缽盛飯,用神足通飛到母親身邊,以飯侍母。不料,其母因生前業力深重,死後才淪為餓鬼,遭受報應。只見其母飯到嘴邊,立即化為火炭。目連尊者雖然神通廣大,此刻也回天乏術,不得不向佛陀請求救贖母親的方法。

佛陀認為目連尊者母親生前殺生太多,又不恭敬佛門三寶,所以死後才有此報。要脫離胡海,唯有集十方僧眾之力在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結束後為其母發願皈依三寶,才能讓她從餓鬼道中救出。目連尊者按照佛陀所指示去做,最終將生母從餓鬼道救出。

如今的盂蘭盆節,有多地方都會舉行一番隆重儀式來開展盂蘭勝會。盂蘭勝會上有高僧作大法會,百姓也會燒衣施食,供養孤魂。除此之外,有些地方還會放河燈,河燈又稱「荷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盂蘭盆節晚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盂蘭盆節的習俗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為屈死冤魂引路。

至於河燈的製作,極其簡單。用三寸長寬的正方形厚紙做燈底,另用蘆柴一根,長約三寸,中間穿一個眼,裝竹籤,釘在燈底,再用紅白紙折成四方形,把燈底四麵糊好,中間置放油紙捻,就製作成功。也有的人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荷花瓣的形狀,糊到碗口上,中間用油脂點火,叫作地藏燭。

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餓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當天,人們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並在法師座前供著地藏王菩薩,相傳地藏王菩薩是超度地獄鬼魂的。其下供著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蟠。正午已過,人們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等擺到施孤台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別插一把藍、紅、綠的三角紙旗,上書「孟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眾僧誦念各種渴語和真言,然後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複三次。民間把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