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江蘇中秋節習俗
1、斗香
在江蘇的蘇州、無錫、常熟等地有中秋「斗香」的習俗,在月亮將出的時候,一些較富裕的家庭就開始在庭院之中佈置斗香。斗香是將很多根細香緊緊地捆紮成一個粗粗的圓柱體,作為底盤放在地上,再扎一個稻小的圓柱放在底盤上,依次傚法,越往上用細香扎的圓柱體越細,在兩個圓柱相接的地方會用彩紙圍住,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彩紙上往往繪有嫦娥、月宮、桂樹、玉兔等圖案,整體看上去猶如一個色彩絢麗的塔,所以也叫「香塔」。
香塔有高有低,最高者有二十多層,近一人高。明月當空之時,點燃香塔,層層疊疊的火光預示看紅紅火火節節高昇,很是壯觀。燒斗香在清代最為繁盛,但是這種奢侈的燒香方法也只限於富裕的家庭,窮苦人家是擺不起這麼大的排場的。
2、拜月
在江蘇的很多地方,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習俗,但到了連雲港一帶,男子也參加拜月,但只限行禮,行禮後就不再過問。
南通中秋供月供的是女菩薩,所以供品裡是絕對不能搭一點兒葷腥。等月亮東昇的時候就要焚香點燭,奉祀「太陰星主月光菩薩」,開始祭月,南通叫「供月」。等拜祭完了,要燒神馬,撤供品。
3、月餅貼片
蘇州人在中秋節的食俗很豐富,有吃糖芋的,有吃糖炒栗子的,有吃水紅菱的,自然更免不了吃月餅了。蘇式月餅品種繁多,有葷有素,有甜有鹹。鹹月餅有鮮肉、火腿、豬油、蝦仁等,甜月餅有白果、豆沙、玫瑰、椒鹽四種,還有薄荷、棗泥、乾菜、金腿、芝麻等等。
蘇式月餅上面都有一張小小的紙片。這背後有個傳說。元朝末年,朝廷黑暗,張士誠舉義旗,老百姓紛紛響應,一路所向披靡,攻下常州、無錫等地,並向蘇州城進發。時值農曆八月中旬,一位聰明的讀書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贈送給親友的每隻月餅上都放一張小紙片,用毛筆書寫「迎張」兩字,其意思是相約迎接張士誠義軍。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蘇州不少家都照這個辦法做,相約響應張士誠起義軍。就這樣,相沿成俗,流傳至今。
4、石湖看串月
蘇州中秋節,舊習俗逐漸被簡化為吃月餅、賞月了,而中秋夜「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卻不可替代地成為蘇州中秋的標誌。所謂的「串月」,是指月亮偏西時灑下的光輝透過了九個環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這時,波光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
清代詩人沈朝初有詩云:蘇州好,串月有長橋。詩裡的長橋便是看串月的最佳地點,指的是石湖東面越來橋右邊的一座叫行春橋的九環洞橋。為了看這一年僅此一次的勝景,每到中秋,不僅蘇州人,很多周邊省市的遊客也紛紛來此。
中秋節蘇州旅遊景點推薦
獅子林
從拙政園出來走5分鐘就到獅子林,從獅林寺巷向東走就會到平江路歷史街區。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臥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交通:游1、2、5線,2、3、4、40、701路可達。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蘇州民俗博物館
免費交通:拙政園出來右轉步行即可到達附近還有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都是免費的
虎丘
從獅子林出來搭乘旅遊1或游2線前往虎丘。下車後向前走約3分鐘便可到達虎丘景區。虎丘是蘇州城的標誌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中秋旅遊人少的地方
阿爾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全稱「哈倫·阿爾山」,意為「熱的聖水」。在阿爾山,草原與林海相接,雪山和溫泉共存。阿爾山東側是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西側是廣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南臨英雄的科爾沁草原,北面是人跡罕至的蒙古大草原。同時,阿爾山市也坐落在一個巨大的礦泉群體之中,世界最大的溫泉群在這裡已經流淌了幾個世紀。著名的聖泉療養院是一個放鬆身心的去處,因不同的泉水含有不同的化學元素,對多種疾病都有較高的療效,所以有聖泉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