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中秋節_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不同年代的中秋節
60年代祭中秋
據楊光明老人回憶,60年代由於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人們都過的不富裕,過中秋節也是過的很簡單,那時的月餅基本是憑票去領的,叫糕點券,是有數量限制的。肉月餅在當時基本是沒有的,因為豬肉價格太貴,沒有人會奢侈到去做肉月餅。月餅一般都是以白果、玫瑰、豆沙為主的蘇式月餅,一家人如果人口過多的話,幾個月餅是不夠分的,只能用刀把月餅切開來,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到,幸好當時的月餅個頭過大,比現在大多了,味道甜美,滑而不膩。月餅的包裝是非常簡單的,甚至可以說沒有包裝,與現在的豪華禮盒包裝根本不能比。那時候還流行「石湖竄月」的風俗,八月十八夜,人們會至石湖附近的行春橋,看十八橋洞,每個橋洞都能看到一個月亮。
王洪珍老人回想60年代過中秋,感慨地說:「當時人還小,感覺過中秋也蠻熱鬧的。除了能吃到月餅外,還有大人做的糖芋艿、紅菱等。到了晚上,大人就搬張桌子在外面,桌上擺放好月餅、蓮藕、紅菱、糖芋艿、西瓜子、南瓜子等食品,叫貢月。祭祀完畢後大人就把吃的東西分發給我們,我們邊吃東西邊看月亮。那時候不像現在高樓大廈,基本都是老房子、四合院,隔壁鄰居都圍在一起友好、親熱地聊天,我跟著一群孩子們在周圍玩耍,在長長的院子裡望著天上的月亮哈哈笑著來回地走,那是我第一次發現月亮真的在跟著自己走,奇怪不已,快樂之至,樂此不疲,覺得比吃月餅還有趣兒,直到跑得滿身大汗,直至父母把我喊回去還覺得沒玩夠。現在過中秋真是沒有那種心情了。」
殷瑞昌老人65年的時候在部隊當兵,回憶起那時候在部隊過八月十五,他說印象最深的是中秋節在部隊裡人人都會寫信件,大家紛紛寫信給父母、妻子兒女或者女朋友祝賀中秋快樂,抒發思念之情,寄托團圓之意。
70年代「偷偷」過中秋
據王斌老師回憶,在70年代「文化大革命」越演越烈的日子裡,造反派把月餅也列入了「四舊」黑名單,「八月十五」肯定是過不成了,連已經按計劃出廠來到糖果店的月餅也橫遭蹂躪,為了避免浪費,紅衛兵容許出售已經製出來的月餅,但不准整體出售,要把月餅一一掰碎成四瓣才准擺上櫃檯出售。那時節莫名其妙的革命氣氛不斷在衝擊了人們的思想,個人崇拜的大環境已經形成,單純的人們大部分對傳統節日中秋節都沒了興趣,屬於「封、資、修」的賞月自然也自行死亡,人們幾乎不約而同用行動來冷淡這個節日。但還是有居民偷偷摸摸過中秋,躲在家裡,鎖好房門,偷偷地吃著掰成塊的月餅,偷偷地看看外面的月亮,心裡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情。直到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結束、打倒「四人幫」,人們才又恢復了中秋節的正常過法。
80年代請客送禮開始流行
在潘裕貴阿姨的記憶裡,80年代初,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改革開放開始逐漸好轉起來,過中秋不像以前物資缺乏,各種口味的月餅開始在商場櫃檯敞開供應,人們排隊選購。潘阿姨家的生活條件也漸漸開始好起來,開始會在中秋節燒點平時吃不到的好菜,叫齊親戚在家吃頓團圓飯。親戚朋友之間也開始互送禮物,當然禮物與現在相比不算貴重,最多就是一盒月餅、一袋水果之類的。石湖賞月、寶帶賞月之類的民間活動在中斷一陣後又開始恢復,而且由於政府的參與力度加大,比以前更加地熱鬧。
回憶過往,珍惜當下。不同年代的中秋節過法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中國經濟的興衰。在與老年人的交流中,他們一致認為現在的中秋節過法比以前豪華得多,奢侈得多,但「節味」卻越來越淡了,或許是因為現在的日子如同天天在過節吧。
中秋節食俗
蟹
大閘蟹是江浙地區人們中秋必不可少的助興菜餚,每人一隻,伴著薑醋,拆分食之,是最好的消磨時間的方式。不過,大閘蟹屬涼性,吃的時候要配一些黃酒暖胃,食後再飲一杯姜茶,對健康有益。
田螺
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呢?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糯米藕
中秋食藕,有團圓之意。以糯米填充蓮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濃入口,讓團圓家宴從甜蜜開始。
中秋節來歷
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演化而來。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調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