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同一天是哪年 中秋國慶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中秋國慶同一天是哪年 中秋國慶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上一次中秋國慶同一天是2001年,下一次中秋國慶同一天是2020年,在下一次是在2031年。
中秋國慶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國慶節和中秋節大致19年重複一次。
陽曆是根據太陽和地球的運行規律計算出來的。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是365。2422天,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陰曆是根據地球和月亮的運行規律計量出來的。
人們發現月亮的圓缺變化有規律,平均29。53059天,也就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按整數計算一年就是354天或355天, 這種曆法的優點是人們只要抬頭望一下夜空,大約就能判斷日期,這種曆法最早在古代中國和古代埃及使用。從上面可以看出陽曆和陰曆一年就相差10幾天了,三年就有一個月了,所以"閏月"應運而生!那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陰陽合歷。
陽曆生日與陰曆生日多久重複一次
我們現行的曆法有兩種:公歷和農曆。曆法主要分為陽曆、陰曆和陰陽曆三種。陽曆亦即太陽曆,其歷年為一個回歸年,現時國際通用的公歷(格里曆)即為太陽曆的一種,亦簡稱為陽曆;陰曆亦稱月亮歷,或稱太陰曆,其歷月是一個朔望月,歷年為12個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陰陽曆的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歷月為朔望月,因為12個朔望月與回歸年相差太大,所以陰陽曆中設置閏月,因此這種曆法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週期運動相符合。中國的農曆就是陰陽曆的一種。
公歷
判定公歷閏年遵循的一般規律為: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公歷閏年的精確計算方法:(按一回歸年365天5小時48分45.5秒)
1、普通年能被4整除的為閏年。(如2004年就是閏年,1901年不是閏年)
2、世紀年能被400整除而不能被3200整除的為閏年。(如2000年是閏年,3200年不是閏年)
3、對於數值很大的年份能整除3200,但同時又能整除172800則又是閏年。(如172800年是閏年,864000年不是閏年)
原因:一年按365天5h48'46'『計算,一年日數必須是整數,不便將零時數計入,所以取365天為一年,則余5時48分46秒,積至4年約滿一日,所以4年一「閏日」,謂之「閏年」,無「閏日」之年為平年,即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但到4年之時,僅有23時15分4秒閏一日,欠缺44分56秒;積至100年(25閏)時就欠缺18時43分20秒,約合3/4日,所以滿100年不閏;此時又余5時16分40秒,積至400年餘21時6分40秒又閏;又欠缺2時53分20秒,積至3200年計欠缺23時6分40秒,所以滿3200年不閏;此時又余53分20秒,積至86400年剛好24時又一閏,這是不餘不欠,需重計算,所以按陽曆計算就有上面的閏年規則。
按一回歸年365天5h48'45.5'』計算:3200年多出16000小時153600分145600秒=18600小時26分40秒,共32*24+8=136個閏年=776*24=18624小時>18600小時,所以只能算到775個閏年,3200不是閏年,於是775*24=18600,多出了26分40秒怎麼辦需要多少個週期彌補?答案是54個週期,為172800年,因為172800/3200=54個週期54*26分40秒=1404分2160秒=24小時。
農曆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製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曆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為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為什麼採取「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呢?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回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適。因為十九個回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農曆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了。
根據公歷和農曆的曆法安排,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歷同一時間。
但是農曆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曆裡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曆似乎顯得十分複雜。其實。農曆還是有一定循環規律的:由於十九個回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曆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同時公歷的閏年例如2000年也是平年,於是比平時19年中又少了一天。
於是就有了我們平常所見的大部分人的生日公歷和農曆每19年重複一次,個別人的並不重複,有的人原來19歲是重複的,但是38歲是不重複了,或者19、38歲都重複了,等到57歲是就不重複的情況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