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九月九重陽節文章
有關九月九重陽節文章篇【1】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節已經過了,也不知道大家在重陽節中為家中的老人做了些什麼,那麼大家就先聽聽我在重陽節中做了什麼。
重陽節那天,我在放學回家路上我猛然間想起來今天是重陽節,我還沒想好送給奶奶什麼例禮物呢。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房間裡放下書包從儲蓄罐裡拿出我所有的「私房錢」,由於平時大手大腳地花費,所以,嘿嘿,錢也沒有多少,這裡我也不好意思說。正當我拿著錢「偷偷摸摸」走出家門時,奶奶叫住了我:「乖孫子,到哪兒去啊,鬼鬼祟祟的。」「沒事,我出去運動一下。」說著我像作賊被別人發現似的奪門而出。
一路上我不停地在思考,我就這麼點錢能買些什麼呢。眼看天氣越來越冷了,奶奶只忙著給家人編製毛衣手套,自己總是說熬一熬就過去了。我去給奶奶買一雙手套吧,這樣奶奶打毛衣時就不會感到手冷了。
我來到專門買紡織品的商店一看,這裡稍微好一點的手套就要賣到一百多元,最好的更不用說了。我看看手裡攥著的錢,正準備垂頭喪氣地離開時,售貨員阿姨叫住我,和藹地問我來買什麼,我沮喪多地說:「今天是重陽節,我來為奶奶買雙手套,可惜我錢太少了,買不到。」阿姨親切地拍拍我的小腦瓜,說:「你真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就衝著你孝順這一點上,我給你優惠。」我如在黑暗中看見了曙光,那股興奮勁又從我心底湧現出來,「謝謝阿姨,謝謝您!」我挑了雙有山羊圖案的手套,奶奶是屬山羊的,這雙手套簡直太配她了。我付了錢,興沖沖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手套藏在背後,笑嘻嘻地走到奶奶面前,把手套遞給她,說:「奶奶,節日快樂,這雙手套送給你,這樣你打毛衣手就不會冷了:」奶奶一把把我摟在懷裡:「呦,乖孫兒懂事了,曉得為奶奶著想了。」奶奶摟著我,久久不願鬆手……
每年的重陽節我都要給奶奶送禮物,這份禮物雖輕,但在奶奶心裡卻是孫兒一份沉甸甸的、對祖輩的一份孝順。可見,老人們多麼需要我們這些小輩們去關心呀!
有關九月九重陽節文章篇【2】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伙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有關九月九重陽節文章篇【3】
九月初九兩陽相會,俗稱「重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親人和朋友。
我最喜歡在家鄉過重陽節了。重陽節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著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淨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後和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麵粉,捏成糍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奶奶用野菜活著一點麵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儘管心裡饞得要命,卻捨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著慢慢品嚐。誰知就在這時,家裡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我又氣又急,追著狗打,奶奶看見了,也一邊罵狗一邊想把桐葉粑搶回來。可人哪有狗快,一會兒狗就叼著桐葉粑無影無蹤了。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安慰我說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裡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和大人們一起吃著粗糙而難以下嚥的野菜粑,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可現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現在過重陽節,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裡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來到了吉首。可每當我吟到王維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的重陽節,想到重陽節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