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要吃餃子是因為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除夕

除夕要吃餃子是因為什麼

除夕要吃餃子的原因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餃子的來歷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除夕儀式的意義

學術界普遍認為,除夕起源於上古的「逐除」。分集體力量與個人力量驅逐邪惡。巫儺祭祀活動是集體除惡行為,屬社會公共性事務。面具與鼓,是驅除邪惡的法器。面具意味著神靈降臨在場,鼓是雷神的象徵,能創造新生命。《周禮.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呂氏春秋》季冬紀註:「前歲一日,擊鼓驅疫癘之鬼,謂之逐除,亦曰儺。」據《論語.鄉黨》記載,「鄉人儺」,孔子「朝服立於阼階」,恭恭敬敬地參加這一逐鬼驅疫的儀式。此習俗延綿幾千年。至今,某些地方還留存有除夕舉行巫儺祭祀之習俗。

個人力量驅逐邪惡,有沐浴、理發、更衣、大掃除、貼門神、祭祀之類。各地風俗不一,故而不必繁瑣地贅述。

守歲,就是守候新年。除夕夜「守歲」,通宵不睡,敲鑼打鼓,鳴放爆竹。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圖面,跳舞於市,行古禮。除夕,易門神,桃符,春貼,井皆封,爆竹,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從民俗學來講,除夕驅逐邪惡的儀式具有收懾人心、整飭秩序、斬斷過去、除舊迎新、招福納祥等意義。不管是悲慘的一年,還是美好的一年,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正如有的禪師忽然頓悟,契合機鋒,一撥就轉,決不拖泥帶水,放下過去,當下重做來人!不過,這個需要大氣力。

時間(歲時)與地理是中國文化的大舞台,儀式便是戲劇的內容。復興年節的歲時文化,關鍵在詮釋年節在儀式上的文化意義與價值。只有通過年節的儀式,才能更好地營造過年的氣氛,彰顯中國文化。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於今的時代,科技發達,人心向惡,崇拜物質與金錢,不信仰傳統宗教,家庭結構單一,雖然人口總數龐大,但每一家庭人口太少,而許多大城市禁止燃放鞭炮,除夕夜圍坐烤火箱看電視,故而傳統儀式沒落,根本感覺不到往昔過年的氣氛,只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剩下無數寂寞與孤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萬年曆查詢
老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