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包餃子的來歷_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春節包餃子的來歷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傳說
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春節吃餃子寓意
餃子原名「嬌耳」、,餃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餃子,被稱為「湯中牢丸」或「餛飩」,但與今日的餃子是不同的。三國時,魏國張揖在《廣雅》書中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就和今天的餃子一樣了;已是天下通食可見那時餃子已經有了相當久遠的歷史;而且是從「餛飩」發展而來的。到了唐代才把煮熟的餃子撈到碗裡吃,1968年在我國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村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裡,葬品中的木碗裡遺有5厘米長的小麥面製作的半月形餃子,這一發現充分說明了在唐代已有吃餃子的習俗。而春節吃餃子的風俗習慣開始於宋代,在那時被稱為「餃子」,「餃子」與「交子」諧音,交子是什麼意思呢?那時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當時的紙幣為「交子」,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吃「交子」,以圖財源廣進和吉利的意思。